虎視寰球:美國對伊朗圍而不打

美歐不斷加大對伊朗的制裁力度,繼美國宣布對與伊朗有業務往來的金融機構實施嚴厲制裁後,歐盟又宣布將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與此同時,美軍三艘航母已向波斯灣集結。伊朗也不示弱,不斷舉行軍事演習,發出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警告,停止向歐盟出口石油。

種種迹象顯示,戰爭已箭在弦上,美歐聯同以色列對伊朗發動襲擊似成定局。但在危機之中又透出一些緩和因素,特別是美國,雖然開戰的調門愈來愈高,卻一直沒有否定通過談判和外交手段解決問題的可能。迄今為止,美國所採用的石油禁運、外交孤立、戰爭恫嚇等手段,主要還是逼伊朗回到談判桌上,不到萬不得已,美國不會輕易發動戰爭。

發動戰爭 成本高昂

從美國自身來說,伊朗國土面積大,軍事力量強,一旦開戰,美國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勝利,戰事拖得愈久,對美國愈不利,即使最終取得勝利,收拾戰後的爛攤子又將是一個漫長過程,再加上至今看不到盡頭的伊拉克和阿富汗,仍在低谷徘徊的美國經濟根本無力同時支撐三個戰場,美國或許就此走上衰敗的道路。

從伊朗方面來說,手中有一張王牌令美國不敢輕視,這就是霍爾木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每天的石油運輸通過量,佔全球原油消費量的三分之一。該海峽十分狹窄,伊朗海軍司令曾宣稱,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就像喝杯水那樣容易。一旦伊朗被逼上絕路,封鎖海峽,全球油價必定高漲,這對石油嚴重依賴進口的歐洲諸國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以往美國也曾多次對伊朗發出戰爭威脅。○八年七月,雙方處於戰爭邊緣,國際油價飆升至每桶一百四十七美元,由此推高美國通脹,最終刺破次按泡沫,導致金融海嘯爆發,將全球經濟拖入衰退泥潭。教訓猶在眼前,美國動手之前,不得不認真考量戰爭的成本。

事實上,對美國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防止伊朗製造出核武,而是伊朗政權不再與美國為敵。如果美國能收服伊朗歸順自己,即使伊朗製造出核武,也無大礙。伊朗擁有核武,受到威脅最大的是以色列。以國缺乏戰略縱深,一旦伊朗獲得核武並具備投送能力,以國隨時面臨滅頂之災。所以,目前真正想對伊朗動手的是以色列而不是美國。美國的首選戰略是對伊朗圍而不打,通過經濟制裁等手段拖垮伊朗政權,戰爭只是最後不得已的手段。

劉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