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城市爭改名賺旅遊錢

  • 【本報訊】內地城市近年掀起改名熱潮。陝西西安市想復古改回長安市,河北石家莊市想沾革命光輝變為西柏坡市,亦有城市打算靠傳說成名,河南新鄭市想改為軒轅市,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與貴州水城縣均想改稱夜郎市。

    湖南地處武陵山區的大庸縣本鮮為人知,九四年更名張家界市後,令知名度飆升,○九年旅遊收入突破百億元。多個城市跟相倣效,如四川灌縣改名都江堰市、四川南坪縣改名九寨溝縣、雲南中甸縣改名香格里拉縣等。

    「淮安」爆爭奪戰

    去年底,雲南潞西市改稱芒市,政府為避免爭議,低調舉行儀式,沒有煙花、鞭炮和歌舞表演,揭牌儀式四十分鐘內匆匆完成。此前,湖北襄樊市改名襄陽市,化身古城,據稱改名花掉一億元。

    另更有縣城引發改名戰,江蘇地級市淮陰○一年覷準縣級市「淮安」價值,結果淮陰市變淮安市,縣級市淮安則被歸入楚州區。多年來,楚州區為奪回「淮安」堅持抗爭,兩地引發輿論戰至今未完。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