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9/2010

  • 2010年09月16日(四)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開槍無法解決克什米爾問題

近年克什米爾的暑假都充滿血腥和暴力。印度軍警以前的工作是清剿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裝分子,但當這些游擊隊伍走向沒落後,印度政府並未大功告成,反而需要面對更難纏的對手,就是十來歲的克什米爾年輕人。

面對巴國支持的武裝分子,印度軍警的守則是格殺勿論,軍警面對風險較高,但政治代價不大,因為巴基斯坦雖然一力強調擁有克什米爾的主權,但這地區的人心卻不是朝着巴基斯坦。根據一些西方組織在克什米爾最動亂地區所作的調查,支持加入巴國的民眾不到百分之七,根本不足為患。

印度苦無良策

事實上,那些克什米爾的穆斯林年輕人手中並無重裝備武器,他們以最原始的攻擊方法——擲石來對付印度軍警,一聲令下,萬石齊發,印度軍警別無他法,惟有開火還擊,造成大量傷亡,也造成和克什米爾人的難解死結。

政治代價也非常沉重。當印度軍警慶幸擲石季節即將過去時,電視卻傳來美國牧師準備在紀念「九一一」時焚燒可蘭經的消息,並播出有美國群眾撕毀可蘭經的片段,為本來已近尾聲的反政府運動添加動力,最後要實施全面戒嚴來應付。

印度本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國內一直有各式各樣的分離活動,甚至是恐怖活動,但沒有一處像克什米爾這樣一發不可收拾。印度政府用在其他族群上的政策,在克什米爾卻一敗塗地,過去的子彈加銀彈的政策全不奏效之外,未來如何收拾殘局,實在苦無良策!

印度在克什米爾需要面對一個全新的難題:以前是印巴爭雄角逐,現在則是日益高漲的克什米爾獨立自主的分離運動。印度的底牌是百分之一百不會讓克什米爾脫離印度獨立,戰略上,克什米爾處於高地,俯覽整個印度次大陸;而在歷史感情上,印度第一政治家族、尼赫魯家族就是原籍克什米爾,這也是當年印度排除萬難,用盡一切方法手段,把克什米爾留在印度的一個重要原因。尼赫魯家族至今仍然控制印度政壇,在情在利,印度也不可能放棄克什米爾。

過去幾年的痛苦經驗,已經使印度新德里政府明白,派更多軍警進入克什米爾,也無法像清剿游擊隊那樣解決新一代克什米爾青年的反抗;不斷血腥鎮壓,造成大量傷亡,只會令到這場反抗運動添加更多能量。軍警以實彈射殺擲石的青年,已經令印度政府掉入道德的深淵,不但在克什米爾備受唾罵,在國際社會上也愈來愈受關注。

歐美裝聾扮啞

其實,美國和歐洲對印度於克什米爾地區的暴力鎮壓已經是裝聾扮啞,詐看不見,不過事態不斷惡化,西方傳媒總不能若無其事。一旦鎮壓受到國際譴責而失敗,反政府力量必然聲勢倍增,這個印度政府視為唯一的手段也失效時,局面肯定更難收拾。故此,在今次大戒嚴後,印度政府一定從政治談判的方向出發,很難再用實彈對付年輕人了。

張志剛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