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孩子事事樂於助人,應給讚吧!

    >過度熱心累事

    家長日見完老師,文文媽有煩惱:「老師說文文太熱心助人!」助人為快樂之本,不好嗎?問題在過度。

    老師投訴文文太愛管別人的事,舉個例說,同學畫畫着色稍有猶豫,她就主動伸出援手,從旁「指導」,卻丟下自己的畫不顧,結果到下課時,別人都完成了,她卻只畫得一半。

    >熱心有遺傳?

    「文文平日由誰帶?」我問。「外婆。」文文媽說。「外婆熱愛幫人嗎?」我再問。「愛到不得了,全邨公認。」終於找到端倪。「難道是婆婆的基因遺傳?」文文媽有點詫異。我搖搖頭:「是身教,文文在模仿。」

    文文才四歲大,一個上K2的孩子,學習的主要途徑,就是「模仿」,婆婆愛幫助別人,又常常獲得稱讚,文文自然受到耳濡目染。

    >助人先要量力

    「外婆愛助人,我阻不來!」文文媽覺得為難。「應該和文文討論。」我說。

    我則建議她可以這樣問文文:「如果隔壁的姨姨有事要辦,拜託外婆看一下她的孩子,碰巧正是文文下課的時間,婆婆應該答應姨姨,由得文文留在學校麼?」

    別讓孩子誤以為助人不好,應讓他們學懂在事前,先考量自己的情況和能力。

    一點思考

    1.教導孩子助人要量力,大人卻不量力而為,有說服力麼?

    2.如何培養孩子樂於助人的心?參加服務團隊,有幫助嗎?

    逢星期二見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資深教育工作者、小學副校長廖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