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弊政當斷則斷 置安心棄不足惜

  • 俗話說:「阿茂整餅,無嗰樣整嗰樣。」前朝政府別出心裁推出置安心計劃,便是「阿茂整餅」的典型例子,結果弄巧成拙,劣評如潮,令人啼笑皆非。

    新政府上台以來,要求取消置安心計劃的聲音不絕於耳,繼房協主席楊家聲批評置安心計劃是「長官意志」,促請當局取消後,房委會委員蔡涯棉日前亦建議當局將「可租可買」的置安心單位改為「只售不租」。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回應,政府聽到社會上對置安心有不同意見,不排除重新檢視及研究。

    事實上,置安心計劃不切實際,理所當然引起各界質疑。遠水難救近火、供應量少、制度複雜、管理困難、行政成本過高、定價機制不合理、爭奪公共房屋用地、與居屋架床疊屋等等,可以說是問題多多,張炳良明言重新檢視及研究,反映當局亦認識到置安心根本無法令人安心。

    曾蔭權政府在任七年一事無成,坐視樓價不斷飆升,直至民怨滔天,依然不肯復建居屋,改而推出所謂的置安心計劃,無非為了敷衍民意。有人一語中的,置安心計劃根本不是甚麼房屋政策,而是前朝政府應付民怨的政治產物、一塊掩飾土地及房屋政策失誤的遮羞布。

    最好笑的是,曾蔭權敲鑼打鼓推出置安心計劃,但總共只能提供五千個單位,被譏為「滴水車薪」。須知道,規模與經濟效益成正比,置安心單位的數量少到這個地步,行政成本必然十分高昂,當局與其自尋煩惱,倒不如索性取消相關計劃,將土地用來興建居屋及公屋更加實際。其實,既然當局復建居屋,置安心計劃已變成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置安心計劃的成效有限,後患卻無窮。港府規定申請者最多只能租住置安心單位五年,要求他們「先租後買」,可能只是一廂情願而已。最怕的是,租約期滿之後,入住者既無能力購買單位,亦不願意遷出,所謂「先租後買」最終變成「只租不買」、「長租不買」,為政府帶來長遠的財政負擔,到時再來想辦法補救,恐怕為時已晚。

    還有一點值得質疑的是,置安心計劃的申請要求比居屋寬,條件卻比居屋好,中籤者得享租金樓價雙重資助,有賺無賠,勢必淪為一場「福利大抽獎」,不但對居屋業主不公平,還會造成市場混亂。古人說,「事愈煩而天下愈亂」,房屋問題本已千頭萬緒,政策理應以簡單易行、後遺症少為原則,令市民易於理解。很可惜,前朝政府推出置安心計劃,絕對是本末倒置,將房屋問題進一步複雜化,徒添煩亂。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曾蔭權政府一事無成,為香港留下不少爛攤子,亟待新政府撥亂反正。置安心計劃問題多多,既然不少聲音要求取消,港府應該當機立斷,不要再拖泥帶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