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ELN苦主轟銀行卸責
【本報訊】立法會研究雷曼事宜小組委員會繼續向雷曼苦主取證。有花旗銀行苦主異口同聲表示,銀行職員揚言購買雷曼相關ELN(股票掛鈎票據),最差情況只是以折扣價承接大藍籌滙豐及中國移動的股票,加上職員以禮券作招徠,故此不虞有詐,在定期存款到期後購入ELN,豈料結果血本無歸,事後銀行又敷衍了事、推卸責任。
職員代填寫資料失實
花旗苦主譚瑞蓮作供時形容自己素來「船頭驚鬼、船尾驚賊」,對股票、債券及基金存有反感,連強積金亦選擇保本為主。不過,她在花旗的定期存款到期後,有銀行職員向她推介雷曼ELN,指產品與藍籌股滙豐和中移掛鈎,並強調雷曼是「美國第四大銀行」,最壞情況只是以折扣價承接有關股票,未有提及會盡失本金,考慮到「最壞打算係揸股票,佢係藍籌都可以收息,收高息」,因而動心「博一博」。
結果雷曼在○八年九月中爆煲,譚瑞蓮遲至十月才知道中招,更揭發銀行職員代她填寫的個人資料「畀人做咗手腳,失實得好離譜」。她憶述當時銀行職員揚言要趕及遞交購買表格期限,相約在公司附近商場的保安員櫃枱,交談二十分鐘後就簽署表格,稱會替她填妥個人資料。爆煲後她向銀行取回風險評估才知悉,銀行職員評估她為「投資經驗廣泛、偏好自行作投資決定」,事後雖曾發電郵給銀行「逐點擊破」,惟銀行未有回應,只卸責稱調查過事件認為無問題。她苦笑稱現在很後悔錯信銀行職員。
遭遇相似的另一名花旗苦主高玉霞作供時亦稱,銀行職員游說強調ELN「高息、安全、跟大藍籌掛鈎」,最差情況只是承接股票,又說「帶錢入嚟有禮券畀我」,甚至雷曼爆煲前收到的月結單,仍顯示雷曼有A+評級。最後雷曼爆煲,銀行分行經理曾致電她,推說「無法啦!雷曼有一百年歷史都會爆」。聆訊後她哽咽表示,爆煲後一度不敢向丈夫透露虧蝕了約六十萬元ELN,兩口子更因此而發生爭執,寄望立法會查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