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祖母擁三歲男孫同死
- 返港記者爆核污染恐慌
- 學者:更大核災難機會微
- 官員不怕輻射 只憂災民捱餓
- 加強核教育可釋疑慮
- 福島核電站再爆炸11傷
- 硬着頭皮上班 口罩擋輻射
- 劫後誕兩嬰 災區新希望
- 跑得快全家逃過大難 跑得慢被浪吞噬
- 夾校巴內警救不出 夫婦撫屍慰亡女
- 震裂煤氣管爆炸 百貨公司13死傷
- 印尼幸存者睇直播 勾起海嘯慘痛回憶
- 上班日停電 東京大亂
- 上班石原天譴喻天災惹怒國民
- 昂山淑姬向死難者表哀悼
- 兩岸救援隊災區搜索
- 福布斯:中國援日凸顯強國
- 溫州百生失聯絡台11生音杳
- 全城掀日本奶粉搶購潮
- 網上狂掃40罐免BB斷糧
- 日本車存貨足 暫維持原價
- 震毀海底纜 拖慢電盈上網
- 逾四千報團市民逼止步
- 國泰乘客買貴機票可退差價
- 25港人失蹤 2人料在仙台
- 港女機場過夜博換機票早走
- 嫁日男港主婦寫網誌報平安
- 全球地震異象各地自危
- Hello Kitty之母闢謠
- 馬國報章漫畫玩過火捱轟
- 《入樽》作者iPad畫勉災民
- 政情:搞搞政:日本震災陳智思撥備賠保
- 政情:馬時亨太太為日本禱告
四月大女嬰困四日獲救 生命奇蹟
日本大地震踏入第四日,救災黃金七十二小時已過,自衞隊轉而挖掘屍體。當地官員指地震已造成逾二千八百人死亡,料遇難人數將過萬,重災區宮城縣一日發現二千具屍體,仙台機場被困災民亦有多人喪命。屍袋和棺材不敷應用,當局決定倣效阪神大地震後做法,允許在未有許可證下埋葬死難者。噩耗頻傳之際,自衞隊在北部石卷市的頹垣敗瓦中,救出一名四個月大女嬰,大大振奮繼續救人的士氣。
在最接近震央的宮城縣重災區,昨日有大量屍體被沖上岸,南三陸町及石卷市的牡鹿半島兩地分別發現一千具屍體。截至當地時間昨晚八時,日本官方指死亡人數已逾二千八百人,警方則公布經確認的死亡人數為一千八百八十六人,另有二千三百六十九人失蹤及近二千人受傷。
困仙台機場 1200人等死
人口僅一萬七千的南三陸町三日前還是風景怡人的小漁村,亦是溫泉勝地,但在地震後即被十米高巨浪吞噬,至今尚有一萬人失蹤,大多數人恐怕凶多吉少。歷劫的五十三歲主婦哭訴,其擔任村公所危機管理課課員的女兒,在海嘯來襲前還竭力廣播呼籲村民撤離,自己卻下落不明:「我很怕那是最後一次聽到女兒的聲音。」
宮城縣名取市的仙台機場客運大樓被海嘯淹浸,一樓全泡在水中,約一千二百人被困於二至三樓待救,但機場附近一片泥濘,道路亦被淹沒及堆滿瓦礫,當局暫未能掌握被困人士的健康狀況。據悉,他們只靠機場內商店的食物維生,但已有數人喪命。
缺屍袋棺材 難及時火化
岩手縣高田市亦挖出四百具屍體,當地官員獲得的食物及物資援助僅達所需的一成,屍袋和棺材嚴重不足,雖已向全國的殯儀公司求援,但仍不足以應付所需。而協助挖掘的起重機及車輛都出現短缺,放置遺體的收容所也不夠。宮城縣的火化設施亦無法應付龐大的死亡人數,該縣政府已決定請其他地方政府協調火化遺體。厚生勞動省昨日決定,允許有關方面在未取得許可證的情況下埋葬地震死難者。這是自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後日本採取的同類措施。
即使避過劫難,生還的災民仍面對缺水缺糧的困境,避難所的收容能力已接近上限,加上餘震、寒流來襲及雨雪天氣,災情嚴峻。日本首次派遣預備役自衞隊救災,目前有六千五百人加入,預計一周後可投入救援,主要為災民提供飲食及翻譯等支援。因救災緩慢,宮城縣已發生四十宗偷食物及現金等竊案。


自衞隊隊員在石卷市救出一名四個月大嬰兒,不禁面露笑容。 (美聯社圖片)

仙台市災區一具屍體被人獻上鮮花致祭。 (中新社圖片)

掙扎求存
南三陸町一名被埋瓦礫的老翁被救出。 (美聯社圖片)

一名男子連同座駕被卡在一棟房子的二樓,被自衞隊隊員救出。(美聯社圖片)

名取市的頹垣敗瓦中,一名少女無助地坐在地上放聲痛哭。 (美聯社圖片)


登米町的救援人員設法移出被瓦礫壓着的一具屍體。 (美聯社圖片)

救援人員在齊藤村合力抬走一具屍體。 (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