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管十招旅社陽奉陰違
本港旅遊界屢傳負面消息,不但損害香港形象,更令各界對業界的監管能力大表疑慮。旅遊業議會本月起實施規管旅遊業界的十招,據悉,既得利益的旅行社群起反抗,有旅行社更向導遊訛稱規管措施押後到本月十八日才推行,至今並無與導遊簽署服務協議,結果導遊仍要以「鬧、呃、氹」三招強迫旅客購物。大部分導遊寄望政府早日接管導遊發牌制度,並考慮為導遊重新考牌及收緊發牌數目,淘汰「刀手」導遊,解決導遊依賴旅客購物賺取回佣謀生的問題。
昨日續有市民致電電台節目投訴,指早前有內地親戚跟旅行團來港旅遊,被導遊強迫購物,否則不准離團,最後親戚「焗住買咗六千蚊嘢」,導遊才准他到酒店探望該親戚。
旅議會昨重申,規管旅遊業界十招本月實行,不容許旅行社陽奉陰違,稍後會到旅行社抽查合同及服務協議的資料,亦會派員抽訪團隊旅客,旅行社若違規會被處分。
未與導遊簽署服務協議
有前線導遊指出,接待內地團旅行社的老闆才是強迫旅客購物的始作俑者,旅行社以低價接團,不給導遊底薪,旅客給導遊的小費亦落入老闆口袋,導遊無底薪、無小費,要靠旅客購物賺取回佣。旅行社至今未有按新規管措施與導遊簽署服務協議,即使簽署協議都會是假的。
他又指旅行社有導遊排名榜,旅客購物額愈高的導遊(即「刀手」)會獲派愈多團隊,表現差的導遊則會被「雪藏」,變相炒魷。
另外,亦有內地旅行社與香港負責接待的旅行社取得默契,容許內地親友充當內地領隊帶團來港,在旅遊巴上全程游說旅客購物,不介紹風景,香港導遊只充當紙板公仔,應酬旅議會巡查員檢查導遊證,旅客購物的回佣全落入內地導遊口袋,香港導遊未能分一杯羹。
該前線導遊指,導遊會以「鬧、呃、氹」的方式威逼和利誘旅客購物,大部分導遊都是有良心的,會透過與旅客建立友好關係,「氹」旅客購物,但為數約百人的「刀手」則會罵客及講難聽的說話,就是這少數人影響業界形象,故大部分守法的導遊都贊成政府收回導遊發牌權力,減少導遊數目,令導遊更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