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先人苦無安身地 孝子賢孫惟路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昨日有不少市民冒雨前往墳場拜祭,趁着清明時節追思先人。與此同時,在紅磡一帶的長生店外則有另類祭祖盛況,一眾孝子賢孫攜備鮮花祭品,在店外路邊的簡陋祭壇拜祭先人骨灰。一時間,街頭巷尾均有市民燃燒紙錢衣包,香火鼎盛,煙霧瀰漫。

有長生店負責人表示,上述情形已經存在多年。因為政府骨灰龕位供應嚴重不足,近年在長生店存放骨灰的顧客與日俱增,每逢清明節,子孫們只好將先人骨灰「請出」店外就地拜祭。業者估計,現時「暫住」長生店的先人多達四至五萬,存放期動輒超過五年。有見及此,各界關注骨灰龕問題聯盟召集人怒斥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只懂卸責,明知政府骨灰龕位供應不足也沒有用心規劃,更沒有好好規管私營骨灰龕發展,是為失職、塞責的「雙失局長」。

關注團體的批評,絕非無的放矢。周一嶽也不得不承認,現時本港的公眾骨灰龕位已經全部售罄,而面對目前數萬宗輪候及未來十年的四十多萬宗火化,當局合共只能提供幾萬個新增龕位,猶如杯水車薪。龕位不足問題持續惡化,愈來愈多先人無處安身,政府卻愛理不理,始終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這不是塞責又是甚麼?

公眾龕位供不應求,本可由私營市場填補。令人失望的是,因為當局對私營骨灰龕供應缺乏監管,不少私營龕堂游走法律灰色地帶,即使爆出多宗涉嫌違例經營的醜聞後,官員們仍在閃爍其辭,推諉卸責,連哪間合法、哪間不合法也無可奉告。時至今日,發牌規管私營骨灰龕仍在「研究」階段,既令購買者蒙受風險,亦對正當經營者構成極大不公。

黔驢技窮下,政府近年也極力提倡海葬及花園葬。但當局對骨灰紀念花園的管理亦是一塌糊塗,例如葵涌紀念花園的骨灰撒放地方被改建成石屎車道,和合石紀念花園更被掘成爛地,被批評形同「掘人山墳」。更加為人詬病的是,當被問到其本人身後安排時,只有極少官員承諾選用海葬或花園葬。入土為安,本是中國人根深柢固的觀念,時移勢易下,很多人接受火化安排,但政府要推行海葬及花園葬,卻連官員們都不願以身作則,怎令市民接受?

公眾龕位供不應求,私營龕堂欠缺監管,在香港,「死無葬身之地」不僅是罵人的話,更是升斗市民所面對的無奈現實。此情此景,令人想起三千年前的周文王。有一天,文王看到大量枯骨暴露荒野,命令隨行官吏把枯骨埋好,官吏們不想做這厭惡工作,推搪道:「這些都是無主枯骨而已。」文王答道:「天子有天下,就是天下的主人,諸侯有一國,就是一國的主人,這些枯骨在我國境出現,我就是死者的主人。」於是親手掩埋枯骨。此事傳到黎民耳中,大家都說:「文王恩澤既能惠及無主枯骨,對在生的人還會差嗎?」於是紛紛前來投靠,奠下周王朝的興盛。

看一個政府如何對待死者,就知道他們如何對待生者。如今港府連死者骨灰也無法妥善安頓,還說甚麼福為民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