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
  • 藍秀朗
  • 今天下午4點我會到書展會場宣傳及為讀者簽名,是我近年首次,盡可能為所屬出版社出一分力;日本人喜歡看書,當地出版界也經營不易,何況香港?

    日本的出色作家多,造就了日本人愛看書的風氣,抑或日本人本來就愛看書,造就了那麼多出色作家誕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我認為兩者因素皆存在。

    假設村上春樹並非擁有今天的認知度,再假設他學懂以中文文章語寫作,以「藉藉無名」的村上春樹這個名字在香港發表作品,我不認為會比用廣東話書寫,內容含粗言穢語或性的元素的網上小說更受歡迎,由此可見香港人與日本人在文字創作的水平及熱愛程度上有多大差距。

    日本因為有許多出色作家,造就了大眾愛閱讀的風氣,也是事實。今年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江戶川亂步死後五十周年,當地出版社借此勢頭重新發行他的經典作,今天重讀,也會讚嘆他的豐富想像力。

    縱使日本擁有這麼多出色作家及較普遍的閱讀風氣,受到網絡及智能手機的衝擊,出版界仍陷入苦戰。過去十五年大量日本書店倒閉,由約兩萬二千間跌至約一萬四千間;即使是熱門的大型書店,賣不出退回給出版社的書數,佔入貨量的三成。

    網絡科技為人類帶來方便,但無可避免地收窄了傳統書籍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