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財經論點

查詢股票編號
租/售
 租    售
樓盤由property.hk提供

美樓市迷失十年 有如敲響港警鐘

  • 如果說美經濟是否步日本後塵,陷入「迷失十年」存在極大爭議,美國樓市陷入迷失十年,則似乎沒太大爭議聲音。樓市不爭氣的程度,恐怕連華府都失去信心,一度議及的放棄「兩房」,已讓人隱隱感覺到,見不到隧道盡頭光亮的心態。華府曾給首次購房者減免稅收,不過僅帶來短暫刺激,恰恰暴露了政策的失當-美國樓市不是幫忙「上車」的問題,而是儘管利息很低,也無力負擔供樓,因為美國經濟不振、就業差劣。

    美國花大氣力去刺激經濟,並未使經濟脫胎換骨,根據大摩羅奇的計算,由○八年首季起至今年第二季的十四個季度,美國消費支出經通脹調整後,年均增長率僅百分之零點二,顯示美國消費未有改善,民眾日子難捱。又有數據顯示,去年全美中等家庭收入,倒退到九六年時水平,意味着十五年來收入增長乏善可陳,正是「美國夢」破碎的根本原因。

    難怪有持經濟蹈日本覆轍論者認為,美國陷日式「迷失十年」已有數年之久,亦即經濟雖看似增長,卻已在「迷失十年」中掙扎。同樣道理,樓市要比整體經濟表現更加孱弱不堪,說早已跌入「迷失十年」亦不為過。全美八月份房屋開工率下降百分之五,為四月以來的最大降幅,反映市場充斥待售成屋,開發商啟動新項目意欲不高,類似數據算是樓市步「迷失十年」的佐證。

    美國樓市「迷失十年」之憂,令人們憶記起香港逾十年的負資產時期。九七年對回歸扭曲的預期,把樓價推上巔峰,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加上政府不當的「八萬五」房屋政策,一舉把置業信心擊沉,展開本港負資產之旅,至今尚未完全消除。美國樓市之憂,喚起這段記憶,如同敲響本港樓市的警鐘。

    當前樓價昂然挺進九七年巔峰,面對這樣的情勢,樓市的風球也高高懸起。有銀行的調查顯示,高達六成四的受訪者認為,若樓市維持現狀,未來十年不能置業,市民買樓意欲進一步由三成三跌至兩成七。調查中的「不能置業十年」,帶出兩個訊息:一是樓價漸超市民的供樓能力;二是市民的置業信心已呈下降。訊息無疑可以解讀為,樓市已現轉勢的迹象。

    瑞信分析員陶冬為本港樓市「把脈」,認為樓市已見頂,進入下降周期。若如陶冬所言樓市進入轉勢期,政策的導引就特別敏感,本港樓市負資產引發,就是對亞洲金融風暴衝擊不以為然,橫加施行「八萬五」,造成樓市硬着陸,留下負資產的長期傷痛。當中教訓就是政策失當,主要特點就是政策有失節制行過龍。

    「八萬五」並不是政策過龍的特例,今輪樓市失控性瘋漲,是過去土地供應緊縮過龍,造成了供需失衡所致。當前為了糾正緊縮過龍,政府採取了密集大量供地的政策,但成效慢熱政策急切,令人擔心的是,出現另一種極端的放鬆過龍,演變成一波沒有「八萬五」之名,卻有「八萬五」之效的跌市誘因。美國樓市的警鐘,本港樓市的教訓,政府豈能概不當一回事?

    地產網大革新,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