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售 | ![]() |
租 售 | |
樓盤由property.hk提供 |
港交所勢孤慘插5%
全球交易所掀起購併潮,繼日前倫敦證交所與多倫多證交所合併後,德國證交所磋商收購紐約泛歐證交所,若成事將締造全球最大交易平台。受消息影響,港交所(00388)股價急挫8.6元或近5%,失守170元關,跌至167.7元,為該股二十一個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公司市值單日蒸發92.72億元,面對「坐以待斃」的批評,該所主席夏佳理表示,對與其他交易所合作持開放態度,但認為暫無與其他交易所合併的理由。
受到多單「婚訊」刺激,仍然「單身」的港交所昨被市場狂沽,最多曾跌逾半成或9.3元,成交居首,達52.6億元,沽空金額更高達5.94億元,為全日最大沽空金額的股份,佔全日沽空金額60.93億元的9.76%。窩輪交投亦較周三增約45%,共有4.13億元,為第九成交最多相關資產。
夏佳理:暫未受威脅
夏佳理昨表示,面對交易所電子化,成本上升,交易所合併將成趨勢,而港交所合作的對象最基本要求是能在科技上及電子平台上配合,並且要對發展本港市場有利及配合港交所專注發展內地市場的方針,而其他交易所合併暫未對港交所造成威脅,但會留意發展。
港交所備受夾擊之際,全球交易所的股價卻因購併消息做好,紐約泛歐證交所及德國證交所周三股份一度停牌,前者收市大漲14.04%,後者昨日最多勁升6.58%。而倫敦證交所及多倫多證交所周三股價亦分別升3.1%及6.4%。澳交所股價昨日升4.66%,錄得逾三個月最大漲幅,新交所則曾升2.66%,收市微跌0.12%。
估值偏貴 難覓對象
外資分析員表示,近年歐、美多個交易所都在相互購併,反觀「坐以待斃」的港交所之吸引力就不斷被削弱,他認為港交所對於港府及中央來說都十分敏感,加上其估值偏貴,難以吸引其他交易所收購。
僑豐金融行政總裁許照中認為,無疑近月多宗大型購併對港交所帶來壓力,但他完全不認同該所是「坐以待斃」,認為港交所不可「為買而買」,購併須視乎需要及對象。
事實上,夏佳理曾承認,當星、澳兩交易所落實合併,令港交所更難吸引外資來港上市,尤其是海外礦產資源企業,日前他更表明,港交所今年將面對不少海外對手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