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時段在中環駕車,不比走路快得了多少,香港車多為患,情況愈趨惡劣,政府想狠下心解決,但心慈手軟,各方又諸多阻撓,看來這問題始終是個死結。

在今日的香港,駕車成本太低,如果車主的開支不大幅上調,其他小打小鬧的壓制措施都無濟於事。三十多年前,筆者還在唸小學,見到親戚買入一輛歐洲名貴房車,我頗感羨慕,因為當時這類車的價錢,可抵得上一個市區小型單位的價格。但如今同樣級數的車,只能抵上市區物業一個房間的價值。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家就明白何以駕車的成本相對已大幅下降了,因而激發了很多中產家庭樂意養車。近期住宅物業的價格有下調趨勢,但車位的售價則如如不動,有的還創出新高,這就證明了不少人願意付出更高的成本養車。

今年初,政府曾積極考慮大幅提升牌費以壓制車輛增幅,但後來不了了之。據說是因為不少汽車零售商向政府施壓,說去年佔領期間已使生意大減,若今年再增加牌費,他們的生意將更難做,所以政府最後擱置了加費計劃。

我還是那句話,目前駕車的成本太低,政府加牌費以至加首次登記稅也是合理的,哪怕今年為減低佔領後遺症而不加,明年仍可放膽去加。至於增加定額罰款、引入電子道路收費等,統統都值得推行,只有將駕車成本增加到具「阻嚇性」,才有望減低私家車的增幅。奈何目前政府太弱勢,連增加定額罰款這類小事也遭議員阻撓,我們想要香港道路暢通,真不知要待至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