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少數族裔兒童貧窮問題有惡化趨勢,相反華人兒童貧窮率則減少。為甚麼兒童貧窮問題會因族群有別?語言和文化隔閡,是否難以共融的主因?扶貧政策是否行之有效?

顧問老師:歐陽凱琳

Q:為何少數族裔家庭未能受惠於整體經濟發展?

A:少數族裔人士,不少屬於社會的最低層,隨着貧富懸殊日益嚴重,他們的貧窮問題亦隨之加劇。另外,他們被教育與就業制度嚴重剝削,長期低收入。另外,他們母語體系不同,難學習書寫中文,使他們入讀主流學校和競爭大學學位都有困難,難以在社會階梯向上流動。

Q:政府應否制訂針對少數族裔的扶貧政策?

A:有需要。現時的平等條例並不包括教育授課語言,而語言教育政策肯定會影響少數族裔的就業前景。例如入職公務員,中文必須考獲第二級。這些就業局限,使他們無法在勞動市場有平等的向上流動機會,造成現今的貧窮問題。

延伸思考

1.少數族裔學童為何難以融入香港社會?

少數族裔社群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他們的內聚力強,例如他們喜歖定居同一區,未必與其他社區人士交流,造成難以融入的局面。另外,他們認為女生的適婚年齡為十三至十四歲,故這些女生容易無心向學,只想相夫教子,使她們難以投入勞動市場;對男生而言,他們的工作機會亦依賴同鄉人脈。故整體而言,強烈的民族性使他們難以融入香港社會。

2.現行的反歧視條例有效嗎?

少數族裔人士面對的就業困難,往往難以舉證,故現行的反歧視條例不見具體效果。很多時候,僱主不會明言因種族問題而拒絕聘請少數族裔人士,可能只會推塘工作要求需要懂得讀寫中文。同樣不會讀寫中文的歐美人士,在職場上未必遇到這類型困難,故反映歧視問題仍然嚴重,少數族裔人士亦往往得不到保障。

3.香港在邁向多元共融的社會方面,還欠缺甚麼條件?

最關鍵的是教育制度不應把少數族裔人士排除在外,使他們不能得到公平的學業和職場晉升機會。如在知識型的社會無法利用在教育制度裏向上流動,等於他們只會一直跨代貧窮。另外,政府應帶頭聘請少數族裔人士,讓他們在公共服務機構工作,多接觸本地人,打破雙方的既有印象,建立相互接納的基礎。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