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部分選區出現爆冷結果,有重量級政黨議員被寂寂無聞的政治新人拉下馬;有落選議員歸咎區選政治化,亦有人指結果顯示人心思變。區議會組成出現新氣象,對社會未來局勢有何影響?

顧問老師: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 陳偉強

Q:今屆區議會選舉投票率歷年來最高,有何原因?

A:今屆區選是經歷佔領行動後,首個全港大型選舉,支持或反對佔領的市民都希望藉此次選舉,表達自己對佔領行動的意向,令今屆區選出現大批首投族,不少年輕人或中年人都是首次於選舉中投票。投票率超越歷屆,未必與議員地區工作或其他民生議題有太大關係,而是近年政治爭拗氣氛不斷,建制與泛民支持者都想藉選票表達立場。

Q:多個政治新人,甚至全無經驗的人當選區議員,對社會有何改變?

A:當選傘兵中,不少為無政黨背景、無從政經驗的市民,被外界稱為政治素人,但卻成功挑戰政黨議員及資深區議員,可見選民對傳統舊有的區議員不滿或厭倦,希望選出有心求變的新人改善社區。缺乏從政經驗的傘兵,亦不一定無能力改善社區,當中不少人學歷高,更是專業人士,但新人未來能否保住議席,要視乎有否用心投入地區工作,關注民生事務,假如只依賴政治口號,最終亦會受選民唾棄。

延伸思考

1.建制及泛民陣營皆有重量級議員落選,為甚麼?

A:重量級議員落選,結果其實並不令人詫異。多個落選的重量級議員於當區服務多年,經驗雖豐富,但議員年紀不輕,市民亦會厭倦其工作表現,更期望世代交替,讓年青新人上場。加上當區選民不喜歡雙料議員表現,感覺議員身兼立法會議員,不熱衷亦無暇關注地區問題,從而對議員缺乏認同感,亦不會因議員名氣大而投票支持。

2.網上社交平台如何影響選舉形勢?

A:過去年青選民投票比例較少,但今年年青首投族有增加趨勢,年青人及四十歲以下市民於選舉的取向,對選情的影響力增加,而這批選民的選票,非靠傳統方法所拉攏。年青一代多以網上平台獲取選舉資訊,從而決定投票意向,若政黨仍只沿用傳統選舉工程的方法,如派單張、掛橫額、向街坊呼籲等,對選情幫助有限。

3.有議員稱落選是因為區選政治化,你認同嗎?

A:部分認同。佔領運動的確令今屆區選變得政治化,亦可視為未來政局發展的轉捩點,但卻未必是議員落選的原因。經歷過佔領運動,市民會更關注居選候選人的政治取態及背景,現今本土意識抬頭,會關注本土議題,提倡維護本土利益的候選人,自然會較受市民支持,議員難再依靠街坊聯誼活動爭取選票。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