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新加坡向來被喻為「雙城記」,隨着新加坡發展突飛猛進,競爭力早已遠遠拋離香港,尤其經歷佔領之亂,香港政不通、人不和,激進勢力壯大,雙城差距愈拉愈大。有民調顯示,在芸芸國家和地區中,港人對新加坡的好感度最高,可謂「珠玉在前,覺我形穢」的最佳示範。

一項有關香港市民對各地政府及人民觀感的調查顯示,六成二受訪者對新加坡人民有好感,對新加坡政府有好感的也佔五成六,不僅冠絕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跟兩岸四地相比,好感度也是最高。在兩岸四地中,港人最有好感的是台灣,其次為澳門和香港,內地敬陪末席。值得留意的是,香港人對自己香港人的好感呈一路下滑之勢,如今好感淨值不足三成,創○七年有同類調查以來新低;而對內地人民和政府的好感淨值,前者只有百分之二,後者更出現負數。

調查結果並不令人意外,而且直接反映香港社會撕裂、中港矛盾惡化的現實。香港過去一直是多元而包容的社會,惟去年一場佔領之亂,將香港核心價值徹底摧毀,社會陷入空前分化,甚至到了不分是非、只問立場的地步。佔領落幕近一年,但傷痕猶在,剛過去的區議會選舉,激進勢力抬頭,有資深議員落敗竟得到敵對陣營的熱烈慶祝,更凸顯香港淪為政治城市的悲哀。而社會政治化又跟中港矛盾息息相關,從過去的驅蝗光復鬧劇到最近一場港中足球賽,每次都弄得雞犬不寧,就知道兩地鴻溝已成解不開的死結。

高度政治化下,社會陷入內鬥內耗,港府施政寸步難行,連成立創科局都要扭盡六壬才勉強過關,香港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競爭力拾級而下,何足為奇。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過去人們總喜歡拿香港和新加坡比較,這是因為兩地有許多相同之處,例如都是地少人稠,都缺乏天然資源,都曾經是英國殖民地,而且都是亞洲四小龍之一。過去香港各方面都略勝一籌,然而時移勢易,如今新加坡遠遠超越香港,九十年代兩地人均GDP不相伯仲,如今新加坡已比香港高出四成。無獨有偶,昨日公布的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力壓本港科技大學,蟬聯學界一哥,原因何在,難道不值得港人反思嗎?

任何一個地方,只有集中精力謀發展,人們才可安居樂業;一心一意搞鬥爭,社會只會永無寧日,台灣和新加坡正是鏡子的兩面。前者社會紛紛擾擾,經濟疲不能興,正是藍綠相爭的惡果。反之,新加坡實施威權管治,儘管被批為不民主,但政通人和,從經濟到民生都欣欣向榮。可惜的是,香港不像新加坡,反而愈來愈像台灣,怎能不令人悲哀。

新加坡模式優越是不爭的事實,但知道是一回事,香港能否做到是另一回事。政客唯恐天下不亂,愈激進愈能吸睛,香港要撥亂反正談何容易。新加坡曾經有李光耀這種強勢政治家,而香港只有一班無能官僚,「雙城記」勝負早分,香港人只能羨慕而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