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團購物糾紛搞出人命,揭出本港旅業重重亂象。有指涉事者為「影子團友」,「影子團友」也者,說穿了其實就是「托兒」,即廣東話的做媒也,他們主要作用是在定點購物環節擔任「說客」,又或者帶頭購物以起「表率」作用。電視台到紅磡區珠寶店跟拍,有人直認不諱是「團長」,但強調是義務性質,協助領隊點算人數云云。這不是明擺着當人家是呆子麼,出門消費,哪有閒情逸致當起義工來?可以想像,這些「托兒」是很容易被人揭穿的,而很多糾紛正正因為有人老羞成怒,軟的不行來硬的,爆大鑊是遲早的事。

蝕本生意無人做,殺頭生意有人做,有內地評論指,過去十多年香港旅業早被內地豪客慣養了胃口,認為對方是「會走路的錢包」,不宰白不宰。問題是,這些定點購物的珠寶店,不是開在窮鄉僻壤,而是堂而皇之地開在鬧市中,難為香港還自詡法治之區,為何幾乎從來沒有不肖業者被抓?

可能有人會說,付超低團費甚至零團費,齋觀光而不購物,邊有咁着數!話不能這麼說。好比某酒樓搞「一蚊雞」推廣,你說是為打響口碑又好,博宣傳也罷,那是商家自己的事,埋單計數,食客喜歡單點一蚊雞,悉隨尊便。所以,內地旅客也應提高維權意識,一被強迫購物,立即報警求助,久而久之,這門生意冇啖好食,自然不會有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