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司法部早前撤銷對美國天普大學華裔教授、世界知名超導專家郗小星的指控,原因是弄錯最核心的證據。五月時,郗小星因涉嫌向中國輸送敏感超導技術以換取「名利雙收職位」,被控以洩密罪。這是美國今年第二宗「中國間諜」假案,最後證實是鬧劇。

較早前,美國司法部指控華裔水文學家陳霞芬涉嫌竊取政府機密數據並輸送給中國,今年三月檢方在開庭前突然撤訴,原因是找不到證據。其後美國國會二十二名議員聯名致函司法部長,要求對陳霞芬案是否涉及種族歧視進行調查,並要求解釋在對待聯邦政府華裔乃至亞裔僱員時,是否受到種族或祖籍國因素影響。如今又發生郗小星案,讓人驚嘆美國製造冤案錯案的膽量和效率。

製造冤假案無可抵賴在於,執着於當事人的華裔身份而疏於查證,正如郗小星所說:我不指望他們了解我做的所有工作,但是他們為甚麼不事先諮詢專家再起訴我?讓我的家人飽受煎熬?讓我的名譽受損?司法部所犯的就是缺乏查證的低級錯誤。

可以想像,一而再的冤假案,暴露了美國對華裔或亞裔人才的不信任,相信已「震懾」了科學家和學者,將顛覆美國的開放形象。美國司法部不換掉有色眼鏡,勢必自毀長城,把頂尖人才趕去別處。當代競爭首重人才,資金已退居次要,尤其中國現處發展階段,美國若嚇走人才,正好裨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