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反對派的「中間路線」、「第三條道路」近來和朝廷「溝通交流」,都是拿來說事的,都是作出了誇大和渲染的。真實的情況是,在將近兩年的政改之役中,從一開始朝廷和反對派就不斷「溝通交流」,朝廷派了許多人南下和反對派各式黨團頻繁接觸,對政改交換意見。那時反對派中並沒有甚麼「中間路線」、「第三條道路」,朝廷的「溝通交流」遍及所有反對派人士。

然而,朝廷一開始就劃好了「死線」,和反對派任何人的「溝通交流」都不會讓朝廷「移動死線」,因此,「溝通交流」沒有甚麼正面效果,有的只是互相攻訐,在「場外」把鬥爭升級,把政改一拍兩散的責任推給對方。

不過,誰都知道「溝通交流」本身沒有錯,誰也不能說不要「溝通交流」。因此,整個政改之役是談談打打、打打談談的局面,直到最後「大限到來,泡湯崩盤」。

這個時候,反對派中一些比較「溫和理性」的人跑出來說,形勢和對峙兩極化,他們要走「中間路線」、「第三條道路」,要「開創溝通交流」。

他們好像很健忘,自己和反對派一直在幹的事,朝廷一直在幹的事,好像從來沒有幹過似的,要他們「創新」一番,開創新局,走出新路,此非常之滑稽也。

朝廷當然也知道他們是自我貼金、自我膨脹,因此,並沒有將政改泡湯之後和反對派「溝通交流」的頭啖湯讓他們飲,而是和反對派的民主黨「午餐共飲」;民主黨之後,才和他們「溝通交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