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等Call車應用程式近年成為新潮流,有人看準商機利用科技開發新市場,有在職司機希望藉此以更自主和有效的方式謀生。傳統的士業界首當其衝,執法部門近月大力執法,當中蘊含甚麼啟示?司機和用家在交易更便捷的背後,暗藏甚麼隱憂?

顧問老師:
Johnny
Chow

Q:Uber如何衝擊傳統運輸業生態?

A:Uber主要對公共交通行業,尤其的士業界造成最大衝擊。Uber作為一個手機應用程式,讓乘客可在手機中輸入地址,配對成功率較高。對乘客而言,這較一般在街上截車的傳統模式更為方便。付款形式方面,Uber使用電子交易,比的士界的現金付款模式靈活,可迎合新生代需要。

Q:如何從Uber理解全球化?

A:「全球化」即是國家的邊界失效,人類活動不再受到地域時區限制。Uber的操作是,用家在手機應用程式中輸入地址,手機程式會自動配對司機。過程中,用家與司機的地域距離消失,這也是全球化的體現。而Uber也非本地發明,透過互聯網效應,才相繼傳入香港,不受地域限制約束,這也是交通文化全球化的一種。

延伸思考

1.為甚麼全球各地大部分國家都致力打擊Uber?

A:雖然Uber推出市場後初期影響不大,但是隨?市場發展成熟,對的士業界的影響逐漸浮現。的士生意轉差,的士牌價下跌,因而引發工業行動,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政府除了關注行業生態,對於乘客安全不受保障,以及「白牌車」涉嫌解犯法例,亦高度關注。所以各地政府都大力打擊Uber。

2.自由市場應否受干預?

A:「自由」不等於「放縱」,「自由」是受法律框架約束。Uber以手機應用程式進行電子交易,取代現金交易,這是在法律上「踩界」的行為,有機會觸犯法例,這並不是「自由」的體現。同時,這涉及公眾利益。當發生交通意外時,乘客的安全未必受保險保障。所以這並不是以「自由」之名可為的。

3.為何近年才會興起Uber這類型態的工業,與互聯網是否有關?

A:科技發達,互聯網興起,智能手機普及,當然有助新型運輸業的興起,令市場佔有率急速增長。然而,主因是在於的士業界長期積弱,如服務態度欠佳,時有拒載,才經不起新冒起的替代品的衝擊。加上市場需求增加,的士供不應求,才會助長Uber的冒起。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