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向來愛趕環保潮流,繼前年制訂「香港清新空氣藍圖」,昨日又公布「都市節能藍圖」。推動節能環保誠然是好事,怕就怕當局志大才疏,有姿勢無實際,最終成效如何,不得不令人懷疑。

現時全港每年耗用近四百億度電,人均耗電量居世界前列,當中近九成來自建築物,大廈節能成為減少耗電和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港府的藍圖包括三大目標,包括二○二五年之前將能源強度減少四成、二○二○年之前將耗電量減低百分之五,以及新建政府建築物及公共房屋分別至少達到綠色環評的金級及準金級。多個部門共襄盛舉,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聲稱,未來十年會透過經濟、教育、規管及社會四方面落實,呼籲社會共同參與。

港府提出節能藍圖,市民樂見其成。問題在於,都市節能是龐大社會工程,除了需要市民參與,更重要是政府有承擔,可惜當局只是提出目標,如何落實卻乏善足陳,這個藍圖恐怕最終又是淪為空中樓閣。以所謂的規管措施為例,不外乎是定期檢討《能源效益(產品標籤)條例》及《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隨時又是換湯不換藥,何況連何時檢討也沒有交代,一切只是「且聽下回分解」。事實上,該兩項條例五年前已經推出,當時港府亦聲稱可以大量節能,結果淪為空談,這次當局揚言檢討,恐怕情況也是差不多。

說穿了,節能藍圖只涵蓋政府轄下建築物,美其名曰以身作則,實質是對私人大廈束手無策,所謂的「加速私營界別引入綠色建築」,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官腔而已。事實擺在眼前,建築物佔全港用電量九成,而私人大廈又佔全港建築物的九成以上,政府無法推動私人樓宇節能,可見十年節能大計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正如有環保團體指出,本港建築物節能政策遠遠落後東京、紐約及新加坡等城市,例如這些城市會公開政府部門節能數據、強制冷氣運作效率低的大廈改善效能,以及要求私樓業主向政府遞交用電情況等,香港不向外國借鏡,一味閉門造車,推出不痛不癢的措施交差,根本就是葉公好龍。備受爭議的是,港府一直容許電力公司對商業用戶採取用電愈多、電價愈低的累退收費模式,不僅變相逼小市民及小商戶補貼大商戶,而且鼓勵排放,鼓勵污染,變相懲罰節能和環保。當局以做騷心態搞環保,根本不是實事求是,縱使再多藍圖,也是徒然。

多年來,港府施政提出過不少宏遠目標,包括十年建屋四十八萬間、十年減排最多七成半、十年大學適齡人口達六成等等,全部的藍圖都繪畫得無限美好,可惜到落實之時一一走樣。至於「十大基建」,無一不延誤,無一不超支,無一不引起怨聲載道。而前朝曾蔭權推出的慳電膽計劃,更淪為利益輸送的鬧劇。可以說,高大空已經成為港府的施政特色,爛尾收場更是港府的施政宿命。高官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今次的節能大計恐怕也不會例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