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得閒郁一郁,身心更健康。賽馬會及香港大學醫學院推動社區健康計劃,負責團隊昨公布調查發現,受訪約一千五百名市民中,約一半人缺乏體能活動,市民一般每星期只花一至兩天做中等或劇烈運動,約三成人更屬於「零運動」。負責計劃的學者認為,市民多數因無時間、懶或「怕索氣」而不願郁動,故提倡「零時間運動」,不用花費額外時間及金錢,日常也可把握機會郁動身體,如在家中或辦公室坐着、等車、行路,也可做不同動作,不再「坐定定、企定定喺度」。

「零時間運動」動作示範
單腳站立:站着時嘗試輪流單腳企,盡量維持最長時間,可訓練平衡力。等車、乘搭升降機時亦可嘗試練習。

踩空氣單車:坐着時雙手扶穩座椅作支撐,雙腳凌空模擬踩單車動作,盡量做到最多次數及最長時間。

坐椅體前伸:坐着時,右腿伸直,腳跟貼地,左腿曲膝,身體盡量向前傾,雙手嘗試觸摸右邊腳趾。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與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合作的「愛+人:賽馬會和諧社會計劃」,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於二○一三年底訪問約一千五百名市民,了解他們的運動習慣,以及運動與個人快樂、家庭健康與和諧的關係。

結果顯示,約一半受訪者缺乏運動,即每周做少於一百五十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少於七十五分鐘劇烈運動。他們一般每星期只花一至兩日做中等或劇烈運動。每日做運動逾一小時的受訪者,在生理及心理健康質素、家庭快樂、家庭和諧等各方面的自我評分,相比起「零運動」人士,各項評分高出百分之四至七。

久坐壞處難抵銷

「愛+人」計劃項目首席調查研究員林大慶教授表示,港人生活急促,未必能抽空運動,更遑論與家人齊齊做運動。他又指,經常久坐不動對身體不好,例如腰痠骨痛等,也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他說:「有啲人一星期有六日唔郁,得一日做運動。其他日子唔郁係唔好嘅,坐定定嘅壞處,唔能夠靠運動就抵銷得到。」

融入生活成習慣

林又稱,市民可嘗試進行「零時間運動」,即不必額外時間、金錢或器材也可進行的運動,例如坐得太久,可在座位上提高雙腿,像踩「空氣單車」;站立時偶爾單腳企,行路時加大步幅或手臂多郁動,都有助燃燒能量、強化肌肉及提神減壓,盡量把運動融入生活當中,「返工開會時悶得滯,雙腳可以喺枱底伸直一陣、郁動一下。」他希望透過提倡「零時間運動」,能鼓勵市民開始有運動習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