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帑浪費如倒水,庫房總有散盡時。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經常以結構性財赤恐嚇市民,雖然立心不良且誇張失實,但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港府工程不斷嚴重超支及延誤,公帑猶如倒水一般浪費掉,縱使坐擁金山銀山,亦有耗盡的一日。

高鐵就是其中一個財政黑洞,原本造價六百五十億元,自去年底爆出嚴重延誤及超支醜聞,金額不斷飆升,由當局重新估算的七百一十五億元,到早前傳聞的八百五十億元,再到最新爆出的九百億元,造價節節上升,而且遠未到頂,簡直是無底深潭。基建工程由納稅人支付,單是一個高鐵項目便超支二百多億元,其他大型基建更是無法計算,長此下去,庫房難保不會被掏光。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高鐵超支連責任誰屬也說不清,令人擔心工程隨時有爛尾之虞。站在港府的角度,港鐵是高鐵單一承建商,當然需要為工程超支負上全部責任,加上超支醜聞鬧得滿城風雨,若由公帑埋單必定觸發更大民怨;而對於港鐵來說,當然也不會隨便承擔責任,何況數以百億元計的超支根本無法向股東交代,所以必定不會認帳。正如有立法會議員指出,根據現行協議,港府需證明港鐵疏忽才可以要求支付超支金額,而港鐵則可以將一切責任歸咎於西九站地質問題,雙方各執一詞,互相卸責,一旦對簿公堂,勢必曠日持久。

牽一髮動全身,高鐵超支責任誰屬一日未釐清,立法會都不會輕易通過撥款,很可能導致工程停頓,後果堪虞。特別是目前政改爭拗愈演愈烈,行政立法關係跌至冰點,反對派一定不會放過這個狙擊港府的機會,勢令高鐵陷入「愈超支愈延誤、愈延誤愈超支」的怪圈。時間不會等人,高鐵不斷延誤,造價只會不斷飆升,最終究竟多少錢才能埋單,只有天曉得。

當然,高鐵超支不管最終由誰付鈔,市民都是輸家。如果港府敗訴,超支固然由納稅人支付;即使港鐵敗訴,也必然通過增加車資來彌補損失。

兵敗如山倒,港府基建工程幾乎無一不延誤,無一不超支,高鐵爛攤子不過是所有亂象的冰山一角而已。沙中線與南港島線等港鐵支線固然齊齊延工超支,象徵中港經濟合作的港珠澳大橋更隨時淪為超級大白象,根據當局日前提交立法會的文件,大橋港方口岸填海及設施超支五十四億元,整體造價增至三百五十九億元。基建工程本是刺激經濟的動力,如今變成庫房流血的傷口,難怪連興建啟德體育園區亦引起爭議,更難怪機場第三跑道無法獲得社會支持。

說來諷刺,香港曾經以高效率著稱,今屆政府上場時更標榜所謂的「香港速度」,豈料如今基建工程延誤成風,「香港速度」變成工程延誤超支的代名詞。時間就是金錢,基建工程滯後,浪費公帑事小,窒礙經濟發展事大,難怪香港競爭力每況愈下。港府無能弱勢,本已施政困難,加上基建工程延誤超支醜聞不絕,更是授人以柄,動輒得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