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輿論管制嚴厲的中國,每年全國兩會的招牌動作──總理記者會,可算是一個難得的新聞透氣窗口,因此,全球在京媒體昨日依舊爭先恐後地參加了李克強總理的記者會。

總理記者會自一九九一年、由時任總理李鵬首創,迄今二十四年,總理換了幾位,氣度各有差異,但「提前政審、安排提問」的基本規矩從未改變:每一年都看見百餘名各國媒體的記者熱鬧、殷勤舉手,去掩護幾名早已提前確定的提問記者。而無論是朱鎔基總理的「死而後已」,還是溫家寶的琅琅書聲,都只是時任總理個性的彰顯,並未對這一基本規矩作過改變。

連一國總理都不敢,或者不願,或者不能對自己的記者會稍作放鬆與調整,全中國的輿論現狀能有何進展,就可想而知了。

慶幸的是,在總理記者會舉行了二十四年之際,李克強總理總算突破了一次:在昨日記者會的尾聲,在主持人宣布散會之後,李總理在記者的紛擾聲中聽到了一名女記者關於中緬問題的提問,並作出回應。

李總理對遇難中國公民表達了自己的深切哀悼,這是國家領導人首次就中緬問題直接表態。雖然他的表態並未超出外交部的口徑,但作為二十四年總理記者會上唯一一次隨機答問,此舉意義重大。

規矩最破的是甚麼?是破例。因為規矩只要破例了一次,這個規矩就難以為繼了。既然總理記者會上已經出現了記者無序提問、總理隨機作答的先例,那麼下一年,一眾記者一定會牢記上一年的經驗,待主持人宣布散會後,無序提問者只會更多;李總理鑑於已經破例過一次,當然也只有再隨機答多一個問題。那麼再下一年呢?再下一任呢?

李總理一次好心的隨機答問,不經意間為中國新聞鐵幕撕開了一道口子,相信中國的新聞宣傳官們已經開始頭痛了。管制新聞的官員頭痛了,實為中國新聞業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