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問題積重難返,拓土建屋寸步難行,本來舊區重建不失為一條可循之途,可惜當局欠缺承擔,利字當頭,以致方向愈走愈歪,距離置屋安民的目標亦愈來愈遠。市建局昨日公布修訂「需求主導計劃」,就是當局舊區重建卸膊塞責的例子,亦是港府房屋政策進退失據的縮影。

需求主導計劃在一一年推出,原意是為了加快收購重建步伐,讓業主在大部分業權支持下可主動申請重建,惟項目多屬「無肉食」的蚊型地盤,加上部分業主索賠獅子開大口,以致屢屢虧蝕收場,累計金額達約三十億元。市建局昨日宣布收緊申請門檻,須收集業權份數由六成七提高到八成,地盤面積由不小於四百平方米增至七百平方米,顯然是想封蝕本門,但有關舉措勢必引起爭議,令人質疑市建局唯利是圖,違背重建宗旨。

事實勝於雄辯,無論市建局如何否認,亦掩飾不了「利益主導」的心態。眾所周知,需求主導計劃的門檻高低直接影響收購議價,提高支持業權份數等於減少業主漫天開價的風險,市建局每個項目的收購成本自然能夠降低,問題是,舊樓獲重建的機會亦會大大降低,這豈非與舊區重建的目標背道而馳?再者,當局將地盤面積要求大幅提高,等如變相放棄細小地盤,七百平方米以下舊樓再也擠不進市建局的門檻,豈非更加重建無期?當局說,可透過中介服務尋求私人發展,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這些蚊型地盤連市建局也不想攬上身,利字先行的發展商又怎願意接手。

由此可見,市建局提高重建門檻,美其名是增加項目成功率,增加成本效益,實際是利字掛帥,推卸責任。現時本港五十年以上樓齡的舊樓已由兩年前的四千幢增至六千幢,而且這些舊樓許多日久失修,殘破不堪,儼如隱藏城市的計時炸彈,當局沒有想方設法加快重建,反而因為財政問題而減速,這何止是開倒車,簡直就是本末倒置。沒錯,市建局用的是公帑,必須用得其所,但正正因為花的是納稅人金錢,更加要以整體社會利益為依歸,如果將重建工作當作一盤生意,有利可圖便做,無利可圖便推,這與私人發展商有甚麼分別?為市區「舊貌換新顏」的目標又如何達到?

一葉知秋,需求主導計劃顧此失彼,恰恰就是港府房屋政策進退失據的縮影。其實,就算計劃沒有開倒車,以現時支離破碎的重建規劃,莫說解決日益嚴峻的房屋問題,恐怕連改善地區環境的任務也達不到。常言道,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當局要舊區重建取得最大效益,必須改變現時逐樓收購單棟發展的模式,代之以整體規劃全區發展的新思維,既讓項目利潤可觀,亦令社區面貌一新,政府與市民達致雙贏,才是治本之道。

說到底,港府拓土建屋阻力重重,除了社會泛政治化、反對派阻住地球轉,更因為當局鼠目寸光,毫無章法。市區重建被拖慢,樓宇供應受阻,房屋困局只會雪上加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