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由一批知名的經濟學者領頭的「十三學者方案」,月前出爐時,礙於其異常複雜的設計,加上公民提名已成民主派共識,未能成為主流的「投降方案」。但正當反佔中的強力動員方興未艾時,這批學者突然推出修改方案,加入怪異的篩選步驟,再獲注視。「十三學者方案」再次還魂,能否獲當權者垂青呢?

修改方案比之前的設計更複雜。先看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新方案中一千二百個新增提名委員的產生辦法,和原來設計一樣,都是分成四大界別,要參選提委者先獲得每個界別的「選民」提名。這次修改只是把提委所謂「直選」部分的提名門檻由三百分之一降低至每個界別五十個選民(第四個界別則是五個)。留意這只是提名「提委」的部分。如何當選成為新增提委?原來設計是要在全港選民中取得二千五百票,修改後的當選門檻則變成一千二百票。而由於當選門檻降低,若某一界別超過當選門檻的新增提委超過三百人,就會抽籤決定。

上述設計真是複雜得可怕,但其實都是幌子。因為修改後的「十三學者方案」最重要是加入了一個否決整個名單的設計。首先特首提名「入閘」門檻是百分之十,「出閘」則是百分之二十(哪入閘有何用呢?不解)。但出閘者還要全體經過一個門檻達百分之五十的篩選程序,若不獲通過,則全體候選人要重新經過入閘出閘程序,然後再次整體面對篩選,直至提委會通過為止。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個逐步提高門檻的機制便是用來否決反對派候選人的撒手鐧。十三學者不要當香港人傻!任何有尊嚴的香港人,有篩選的方案就係冇得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