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台灣高雄早前發生災難性氣爆事件,本港輸氣管線的安全備受關注。香港管綫專業學會會長黃敬表示,本港發生氣爆事件機會不高,但本港的地下管線繁多,包括電纜、水管、煤氣管、電訊電纜等,每一公里的路段,地底平均有五十條管線,卻欠缺统一的監管及資料庫,情況混亂,建議港府帶頭建立管線綜合資料庫統一管理繁亂的地下管線,預計建立新系統需花十年時間及二十億港元。

黃敬示範綜合資料管理系統,安裝後可令管線測量工作更容易。

灣仔菲林明道一段地下管線3D模擬圖,管線縱橫交錯。(香港管綫專業學會提供)

每年數百誤損個案

黃敬指出,在本港可引致爆炸的地下管線總共有三種,包括煤氣或石油氣、水渠及電纜,當中以氣體管道引致爆炸的風險最高,但本港煤氣管已經全部由鐵製改為膠製,免除因喉管生銹洩漏氣體,除非管道受破壞,本港發生氣爆的機會不高。

現時有個別屋苑有引入石油氣,由於石油氣較空氣重,容易下沉積聚,氣爆風險較煤氣高,但相信現時情況安全。

黃敬又表示,雖然氣爆風險低,但本港每年都發生數百宗工程期間錯誤破壞地下管線個案,造成工程人員傷亡或其他經濟損失數以億元計算。

現時機構向路政署或地政署申請掘路許可證,待批出許可證後才測量管線,由於欠缺監管或測量工作不夠嚴謹,以至掘路時錯誤弄破管線而發生意外。

黃敬以高鐵工程延誤為例,指其中一個延誤原因,就是挖掘工程開始之後,才發現管線。黃建議當局修改批出工程許可證的相關程序,必須先測量管線之後才批出掘路許可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