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西洋菜街、波鞋街一帶,是個人遊黃金區域,向街店舖市值因「拖篋黨」上升得驚人。六十年代,我在波鞋街地舖開書店,月租是六百元。當年朋友初入銀行界做櫃員,月薪三百元,即是租值之半。個人遊興起,書店搬上樓,市區重建局全幢四層收購,地舖租十二萬元,如果初入行的銀行櫃員月薪追得上舖租之半,豈不是應為六萬元?實際上是落後數倍。不過這有個人遊因素,未宜和通脹掛鈎。

市區重建局的年輕職員聽見我說,這幾條街的唐樓剛落成時,地舖的售價比二樓便宜,無不瞠目結舌。這是因為當年地舖只作住宅用,地面潮濕,去水溝渠常淤塞,我甚至曾在拉開辦公桌櫃桶時,拉出一條昂首吐舌的蛇來。作為住宅,當然不如二樓。之所以只能是住宅,當然是市面蕭瑟淡靜故。怎能預見今日摩肩接踵之盛,此即老旺角人意識中的滄海桑田。

走過一九七七年和朋友在西洋菜街合辦書店而買入的街舖,偶遇當年老街坊。他說:「你們那個店面有人出收購價二億二千萬元。」我急忙拉住他懇求:「碰見家母時,千萬別這樣說,老人家受不起刺激。」因為我和朋友在八○年將它賣了四百萬元。現在這店的月租是一百五十萬元,兩個多月租金等於當年售價。當年隔鄰有長生店,常擺棺材在行人道上髹漆,今日拖篋如雲,這就是二億多元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