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自故鄉來,講了不少他所服務機構的奇聞趣事,今引一段與諸君分享。話說某市電力局有一重要崗位出缺,論能力、資歷等,早已列為培養對象的某君顯出優勢。上級有意用才,即令組織部門調查與考核,走程序而已。張榜之日,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此君無緣新職。後傳出消息,其落榜原因在於「太乾淨」,組織部門一番調查下來,發現此人在財、色方面竟無瑕疵。

中共歷來強調要選拔任用德才兼備的幹部,一個有能力,在財、色方面又無瑕疵的培養對象,不正是上上之選嗎?朋友稱,若將此人提拔起來,不符合邏輯,也破壞了潛規則。

先說邏輯。無官不貪無官不贓,這是內地百姓對官員的普遍印象,而專司官員管理與考核的組織部門,對官員隊伍狀況應有更深了解,進而形成一種常識性判斷:當官不貪不贓不可能。既然是不可能,前述那位官員沒被發現問題說明甚麼呢?就是此人隱藏太深手法太秘,是大奸似忠、大詐似直之徒,此等人怎能提拔?這就是組織部門基於常情判斷形成的察人用人邏輯。

再說潛規則。所謂無官不貪只是對官員總體狀況的描述,不能排除這個群體中確有卓爾不群者。像朋友所述的這位仁兄可能並不是城府極深之人,不貪不贓僅是他的做人本色。僅因做人本分就斷了升遷之路,豈不冤哉?不冤,因為他不僅衝撞了組織部門信奉的邏輯,還不符合一條潛規則。這條潛規則用一句俗語解釋最為明瞭,就是要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嫖過娼、一起分過贓。這句解釋何為兄弟的俗語關鍵之處是「一起嫖過娼、分過贓」。換句話說,若想當匪,要先殺人獻上人頭以做投名狀,大家都有案在身,也就彼此相安了。

經歷挫折後,那人或會開竅:太乾淨的人勢難容於不乾淨的群體,不惡難入夥,小惡難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