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發炎是常見的耳部感染,成因大多是耳朵入水後處理不當,導致細菌入侵引起發炎。至於治療則要視乎病情而定,除了藥性耳滴劑外,感染嚴重的病人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幫助控制病情。假如病人的耳膜被細菌侵蝕穿破,就可能需要做手術修補,以免內耳腔失去保護屏障。

接受治療的同時,病人在康復前要避免耳道再次入水,當然也不宜參加各類水上活動,也不要用棉花棒或耳挖等器具清潔耳道,否則可能刮傷耳道,令感染問題惡化。

為減低外耳道發炎的機會,市民參與游水等水上活動時,可以佩戴泳帽或專用耳塞,尤其是一些患有慢性中耳炎、耳朵敏感及濕疹等患者,可諮詢醫生的意見使用耳塞,有助減少污水入耳的機會。

事實上,耳朵入水十分常見,水分大都會自行流出或蒸發,但可能因為耳垢遇水後發大,令人有「萌萌地」的不適感覺,部分人於是亂用棉花棒或其他東西企圖清理耳道內的異物,結果適得其反,不但把異物推得更入,器具也容易弄損耳道,讓細菌有機可乘。

清理耳道入水的方法很簡單,市民可用清潔的紙巾或毛巾拭抹耳道出口,有助吸出水分,同時可以打側頭部,讓入水的一邊耳朵朝向地面,再輕力拉扯耳廓,然後搖幾下頭或跳幾下,耳道內的水一般也會被地心吸力引流出來。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何志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