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殊不簡單的發電廠排放管理
政府最新公布的一二年空氣污染物排放清單顯示,以單一主要空氣污染物計算,水上或道路運輸是最大污染源頭,若以空氣污染物的總量計算,情況相若,發電排放佔兩成,排第三位。

資料來源: 中電能源通識站
Q:發電廠排放受哪些因素影響?
A:發電廠排放受眾多因素影響,如電力需求、燃料組合、燃料特性和供應等。要減低發電排放,須從發電燃料和減排設備方面着手。政府早年收緊發電廠的排放上限,發電廠為了減少排放,除於二十年前開始採用天然氣及核電外,亦於燃煤機組裝設減排設備,令發電排放大大減少。
Q:使用天然氣發電可減低排放污染物?
A:燃燒天然氣排放的空氣污染物十分少,二氧化硫和粒狀物排放近乎零,氮氧化物更只有燃煤的五分之一,因此,以天然氣發電,可以大大減少排放污染物。
延伸思考
1.《空氣污染管制條例》監管甚麼排放物?
A:《空氣污染管制條例》是監管空氣污染的主要法例。條例賦予政府法定權力,制訂空氣質素指標,以及訂立防止和消除空氣污染物排放的措施。政府現時訂立的空氣質素指標,規範七種空氣污染物的指標濃度,包括鉛、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總懸浮粒子、光化學氧化物和可吸入懸浮粒子。
2.燃煤發電廠如何除氮脫硫?
A:燃煤發電廠運用煙氣靜化設備,包括增壓燃燼風機以改變空氣分布,從而優化燃燒過程、選擇性催化器以氨氣把氮氧化物轉化成水氣和氮氣,去除超過五成氮氧化物,以及煙氣脫硫設備,利用鹼性的石灰石漿液沖洗去除超過九成的二氧化硫。
3.如何監察發電廠排放?
A:電廠採用了歐盟持續排放監察系統,及符合國際認可的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二十四小時測量和收集排放數據,自動檢測排放表現,並把資料實時傳送予監察小組作緊密監察。此外,監察小組成員需每周檢查排放監察儀的運作,而電廠每年亦會邀請海外和香港的獨立專家,就整個數據收集及監察流程作全面審計。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