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遜症患者常肌肉僵硬及震顫,但藥物難以長期控制病情,患者服藥愈來愈多,引發「舞動症」等副作用,手腳不由自主擺動。香港運動障礙學會首個研究發現,透過「深腦刺激術」,於患者腦部植入電極管,刺激特定神經區域,他們的步姿及面部表情等運動功能均有明顯改善,部分原本行動不便的人,變得行動自如。腦科醫生指手術雖非根治法,但可減少藥量,亦可為患者「買時間」,希望日後出現更好的療法。

陳達明(右)解釋,深腦刺激術透過把電極管植入患者頭顱內,釋出電極改善肌肉僵硬及震顫,旁為患者李小姐。

深腦刺激術的裝置包括電流器及細小電線,電流器分別有需更換電池的款式及體外充電款式。

美國影星米高霍士早年確診患柏金遜症。

今日是世界柏金遜症日,本港約有一萬三千名柏金遜症患者,運動障礙學會由○九年至一一年在公立醫院展開先導研究,邀得三十名柏金遜症患者接受深腦刺激術,他們平均五十六歲。倘以語言、面部表情、步姿表現等組成的「運動功能分數」作評估,分數愈高,代表病情愈差。患者由術前平均得四十四分,術後一年降至十九分,第二年輕微回升至二十二分。患者由本身易跌倒、步姿不穩及無法工作,進步至可在室內正常活動;患者術後的服藥量,亦平均減少一半。

非根治方法

身兼學會委員的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陳達明稱,柏金遜症患者手腳僵硬,與腦部運動區域退化有關。深腦刺激術透過在腦部「丘腦下核」接駁微電極,調校適當電流及波段,減少震顫及肌肉僵硬。醫生會在患者頭顱開小洞,植入微電極管,電線藏在皮下,電流裝置則植入鎖骨附近,約五年更換一次電池。

學會主席、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張煜暉指,柏金遜症主要靠多巴胺類藥物治療,但藥效隨時間減弱,需增加藥量,而藥效亦會不穩定,有所謂「開關現象」,即上一分鐘活動自如,下一分鐘突然動彈不得。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潘德立指三至五成患者服藥兩至五年內會出現藥效波動,或有幻覺、舞動症及嘔吐等問題;如服藥後仍未能控制病情,可考慮做手術。陳達明提醒,即使做手術,也無法逆轉腦神經退化,三至五年後仍可能要增加藥量,但就可為患者「買時間」,期望屆時再有新的療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