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啟德郵輪碼頭設施不足,管理不善,以致三番四次折騰旅客,令香港蒙羞,正是當局過而不改的典型例子。

世界最大郵輪之一「瑪麗皇后二號」三度來港,過去兩次皆被迫「屈就」靠泊葵涌貨櫃碼頭,不僅大殺風景,而且遭旅客投訴不便。今次停泊啟德郵輪碼頭,本來以為情況有所改善,結果也好不了多少。因為接駁到市區的大巴不足,逾千名旅客被迫大排長龍等的士,前後花了幾小時才全數疏散。最令人詬病的是,郵輪碼頭空空如也,既沒有餐飲設施,也沒有零售店,旅客連「醫肚」休息及購買手信的地方都找不到,大為掃興之下,難免對香港留下負面印象。

在此之前,本報曾多次指出啟德郵輪碼頭配套天殘地缺,管理一塌糊塗,包括老鼠橫行、天花板逢雨必漏、交通配套不足等等,可惜當局把這些善意忠告視為耳邊風,無動於衷。實際上,郵輪碼頭亂象叢生,不僅旅客怨聲載道,連的士司機也埋怨當局溝通不足,不少行家根本不知碼頭來了客人。

事在人為,這些管理問題其實都不難解決。就以交通安排來說,自郵輪碼頭啟用以來,每逢有郵輪停泊,的士站便大排長龍,只要管理當局靈活變通,提早與的士業界溝通協調,便可避免這種亂象,當局連這麼簡單的事也不願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人們不得不擔心,隨着碼頭第二個泊位即將投入使用,問題勢必進一步惡化。

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面對旅客投訴,碼頭營運商猶在死撐,聲稱已準備了二十多輛穿梭巴士接載旅客到市區,但部分旅客仍然自行選擇乘的士離開。說穿了,這種似是而非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腳,今次全船旅客多達二千三百人,每輛接駁大巴只能坐數十人,至少要四百多架次才能完全疏散旅客,當局只安排了二十多輛接駁巴士,明顯不足,不少旅客迫不得已才自行選擇乘的士離開。

只懂追求旅客增長,懶於改善配套,是港府的一貫特色。當被問到日後如何應付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帶來的新增客量時,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支吾以對,顧左右而言他,足證當局對此毫無準備。所謂發展「橋頭經濟」,打造「大嶼山商業城」,恐怕只是紙上談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因為港府規劃不善,配套不足,導致旅遊業亂象叢生,港人不勝其擾,「排內」情緒日益高漲。最新民調顯示,六成受訪者認為個人遊影響日常生活,近六成人要求收緊個人遊政策。調查結果反映港府志大才疏,只知招攬更多旅客,不知增加及改善配套設施,中港矛盾愈演愈烈,豈是無因。

見微知著,啟德郵輪碼頭一再失禮旅客,只是旅遊業亂象的冰山一角。香港「好客之都」變成「趕客之都」,歸根究柢是官僚無能造成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