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反服貿抗爭中出現鎮暴隊武力清場的畫面,是否顯示民主與專權在公權力遭到挑戰時,都會採取強力的反彈,抑或人們藉此重新檢視民主政治的局限呢?

二○○○年台灣實現首次政黨輪替,但陳水扁治下經濟長期不振。○八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馬英九大打經濟牌而贏得選舉,政黨二度輪替。兩年後馬政府與中國大陸簽署ECFA,表面經濟數據有所改善,雖然基層及年輕一代並未受惠,一二年馬英九仍以較低得票率連任。

馬英九兩次都得到了過半數民意授權,亦反映出當時的主流民意是希望先改善經濟,但馬英九一二年連任以來,民情已出現巨大變化,一來他在○八年的經濟增長選舉承諾,增幅未能兌現,踏入一三年更爆發連串爭議事件(例如本欄曾提及的洪仲丘事件及九月政爭),馬英九的民望下落至極低水平。

十八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指出,代議民主意味着選民只是在投票日當天能當家作主,政黨代表的是其黨之「私意」,而非國家整體「總意」,故此他主張全民政治及直接民主。

公民投票在中華民國憲法中稱為「複決」,是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中提出的人民四大權利之一(其餘三者為選舉、罷免、創制)。學生日前提出的四大訴求,其一是「要求召開公民憲政會議,廣泛要求公民參與」,正是間接民主失效,直接民主即公民投票、公民參與便成為撥亂反正的重要選項,馬政府如能回應此訴求,意味台灣民主將向直接民權再進一步,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