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屆政府將房屋問題視為施政重中之重,繼去年提出拓土建屋規劃策略,特首梁振英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再交代如何從短、中及長期三管齊下覓地建屋,又採納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提出十年建屋四十七萬個的目標,承諾市民一定「有得住」。現屆政府決心解決房屋問題,當然是好事,然而拓土大計面臨重重阻力,能否實現既定目標,只能拭目以待。

顯而易見,當局增加土地供應的短期措施,主要透過提高地積比率和放寬高度限制,進一步釋放土地發展潛力,以較少的土地面積興建更多住宅單位;中期措施方面,則以改變土地用途為主,未來五年一百五十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將會改劃為住宅地,共提供二十一萬個單位;至於長遠方面,將繼續着力發展新界鄉郊及填海,以及改建市區舊型公共屋邨,例如重建港島華富邨可望增加一倍單位。

沒有麵粉,何來麵包?現屆政府千方百計尋找土地建屋,可謂用心良苦,無奈前朝政府遺禍太深,房屋問題積重難返,所謂短、中期措施,既難以大量增加土地供應,也受到各種客觀條件限制,只能算是權宜之計,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以提高地積比率而言,雖然較快見到成效,卻會導致居住密度提高,造成屏風效應,影響居住質素。至於改變土地用途,除了規劃程序曠日持久,而且不少屬於面積較細小的社區用地或綠化地帶,發展潛力有限,名副其實見縫插針,難以產生大規模協同效益。

再說,根據過往經驗,提高市區土地發展密度,難免加重社區配套設施及交通負擔,往往遭受地區人士反對。例如九龍中規劃多年的大磡村及鑽石山綜合發展計劃,即使當局建議三公頃土地全部興建居屋及公屋,仍然被地區人士批評發展密度太高,產生屏風效應,以致計劃一改再改,至今仍然未獲城規會開放綠燈。未來納入改變用途土地達一百五十幅,其中不少仍待城規會審批,以及須諮詢區議會,即使最後能夠過關,亦不能不令人質疑遠水是否救得了近火。

短、中期增闢房屋用地存在隱憂,長遠拓土大計更是舉步維艱。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固然掀起軒然大波,而去年底公布的洪水橋發展大綱圖,亦引發「官商勾結」和「毀人家園」的新一輪爭議。儘管施政報告強調有關計劃是二○二二年起的主要房屋供應來源,但如果當局無法平息爭議,排除阻力,如何確保長期土地供應呢?

公營房屋建造目標紙上談兵,私人單位供應同樣望天打卦,即使當局定下中短期每年供應二萬伙的目標,但主動權並非操在港府手中,而是由發展商話事,如果發展商基於商業理由不願配合,港府根本無可奈何。

房屋問題困擾社會多年,現屆政府出盡九牛二虎之力物色土地,總算定出發展路線圖,奈何受到種種客觀及人為因素羈絆,能否達到短、中及長期房屋發展目標,仍然存在不少變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