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價高踞不下,市民對住屋訴求有增無減。解決住屋需要是政府主要任務之一,有建議開發郊野公園地,於青山綠水旁興建高樓住宅,惟這隨即掀起連番爭議,反對之聲不斷。究竟郊野公園建屋,是否可行?還有甚麼方法可解決本港住屋問題?

顧問老師:Keith Leung

Q:郊野公園對香港人有何重要?

A:香港是一個高度發展城市,地少人多,人口集中,缺乏郊外自然區域,只有郊野公園用地可作休憩用途。在於假日,港人可到郊野公園遊玩,除可認識自然生態,還可遠離城市的急促生活節奏,紓緩精神壓力。若果將部分郊野公園改作發展住屋,會令香港發展變得更加單一化,市民生活質素亦下降。

Q:郊野公園建屋,是否可行?

A:法例規定郊野公園不可作其他發展用途,但只要政府修例,改變郊野公園的土地用途,郊野公園建住宅並非不可行。雖說部分郊野公園位置偏遠,地質及環境都不適宜興建建住宅,但郊野公園佔本港土地四成面積,必然有合適土地可作為居住用途。

延伸思考

1.香港住屋不足,應否開發郊野公園作住屋用途?

A:看似住宅土地不足,但其實香港並不存在土地不足問題。香港住宅用地只佔整體面積的少部分,而每年本港的住屋土地供應少,源於香港奉行高地價政策,而住屋土地不敷需求,實與賣地政策問題,而非先天的資源問題,所以無迫切需要將郊野公園興建住宅。

2.除開發郊野公園外,政府要興建住宅,還有甚麼方法?

A:政府可即時放棄高地價政策,放寬土地供應,讓更多土地可改作建屋用途。亦可修改地積比率及樓宇的高度限制,讓住宅可建得更高,更多單位。此外,政府可加快舊樓重建步伐,重建更多舊公屋。

3.發展郊野公園的爭議,能否提升港人的環保意識?

A:事件確實引起港人關注,反對發展郊野公園的人士,大多是中產家庭、年青人,他們對住屋需求不大,反而透過郊野公園事件,有助增高他們的環保意識。但對住屋訴求最大的草根階層,如租樓族、房戶,其實並不強烈反對郊野公園建屋。由此可見,事件並非必然提升整體港人的環保意識,還可能令社會分化更嚴重。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