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至,大人細路都玩螢光棒。原來本港過去三年,每年中秋節都有市民因拗斷螢光棒,被內裏的螢光劑濺傷眼睛的求醫個案。本報搜羅市面多款熱賣的螢光捧,發現部分產品並無列出法例要求,包括製造商及產品相關資料,不過最令人擔心的,卻是經專家測試後,發現有螢光捧只需六磅力,相等於五歲小童的力度,就可將螢光棒拗斷,令螢光劑溢出。專家指出,螢光劑屬化學物質,吸入可導致呼吸系統受損外,若不慎入眼更可能傷害眼角膜,造成永久視力損害。

中秋佳節,不少小朋友喜歡玩螢光棒。(資料圖片)

每年中秋節,都有人因為玩螢光棒而受傷,需要入院治療。(資料圖片)

每年中秋節,都有人因為玩螢光棒而受傷,需要入院治療。(資料圖片)

有產品僅列明三歲以下小童不宜使用,疑未正視幼童拗斷螢光棒危機。

切勿亂玩
張小姐:「以前都玩過,不過依家我唔會買喇,因為螢光棒如果屈爆咗會好麻煩,又會傷到皮膚。」

切勿亂玩
葛小姐:「無玩過,亦唔會玩,因為螢光劑入眼會有傷害,小朋友最好唔好玩,好危險。」

現時市面流行的螢光棒是一條透明膠管,內有螢光劑,當用雙手在兩端輕力一屈,混合內裏液體後,即會發光,光度維持約數小時。

「好痛o架!」曾經入院的鄭先生表示,去年中秋節因一時興起拿起螢光棒,豈料發生意外:「啲螢光棒原來好易屈爆,我只係屈一屈,支螢光棒就斷咗,螢光劑即刻射到入眼,當時我只係覺得隻眼好『乸』,好辛苦!」他以清水清洗眼睛後,仍然眼睛通紅,於是到醫院求診,雖然痛了數天,幸視力未受影響,他稱受過今次教訓後,不敢再玩螢光棒。根據醫管局提供的數字顯示,由一○年至去年,每年都有兩人在中秋節假期期間,因被螢光劑濺傷眼睛需到急症室求診。

記者於市面選購了三款不同牌子的螢光棒,包括一款直徑是五分一吋幼條型,以及兩款半吋及一吋半,每支價錢由三毫至十多元不等,交予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測試。

無識別標記屬違法

盧覺強利用儀器將螢光棒壓至爆裂,再計算出螢光棒可被拗斷的力度,結果發現直徑半吋的螢光棒,只需六磅力便可拗斷。至於直徑五分一吋的幼條型及另一款直徑一吋半螢光棒,則分別要十五磅力及七十三磅力。

盧覺強分析,直徑半吋的螢光棒容易折斷,與其質料較堅硬有關。「呢款螢光棒用嘅膠料較硬,容易啪斷,而六磅係一個好輕嘅力度,一個五歲嘅細路仔已經有咁嘅力量去拗得斷。其他兩款用咗軟膠,柔軟度較高,彈性大,反而無咁易斷。」

現時市面上所售的螢光棒受《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及其附屬規例所規管,根據法例規定,製造、進口或供應本地的玩具及兒童產品,須符合安全標準才視作安全。海關發言人稱,除指明的安全標準外,法例亦有訂明在港出售的螢光棒,須附有產品的識別標記,即入口、製造及供應商的名稱及地址,否則即屬違法。

惟記者檢視多款螢光棒包裝及說明書,發現大部分都沒有列出生產商或代理商資料,涉違反法例規定,而標籤只強調產品內的液體無毒、無放射性,但就無詳細列出螢光棒成分,部分列明不宜使用只是三歲以下小童,令人質疑生產商未正視幼童拗斷螢光棒的危機。

入眼須即用水清洗

急症室專科醫生馮顯達指出,每年公立醫院都有人因螢光劑入眼而求診,他指螢光劑有毒,可刺激雙眼,若沒有即時清洗,眼角膜會受損,隨時留有疤痕:「損咗個位,以後睇嘢就會矇咗!」他建議小朋友玩螢光棒要特別小心,最好有家長陪同教導,如不慎被螢光劑入眼,必須立即以清水清洗,以及到醫院求醫。本身是玩具廠家的中港中小型企業國際交流投資協進會會長趙志雄亦建議,若發現螢光棒有安全問題,當局便應禁止入口。

海關在過去三年曾進行三百五十次巡查,並試購二十三款螢光棒送往政府化驗所安全測試,結果發現其中十一款螢光棒違反玩具產品識別標記的個案,並向該十一間零售商發出警告信。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