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近日再遭人事迭變打擊,輔弼特首梁振英決策的行政會議成員一再出事,繼林奮強被指偷步賣樓無限期休假,被視為梁振英「頭號得力助手」的張震遠,又因捲入商品交易所爆煲事件應警方邀請協助調查,宣布辭去所有公職。事件引發外界要求檢討行政會議成員利益申報、休假安排及職能等問題,行會制度行之多年,落到今日不堪田地,到底是制度還是人的問題?

根據《基本法》規定,行政會議是協助特首決策的最高機構,當年草擬《基本法》政治體制有關行會組成辦法,其實是照搬英治時期的港督會同行政局決策模式,原意是維持行政主導傳統,就連港督不採納行政局多數成員意見,必須紀錄在案交英國政府備案的制度也沿襲下來,分別只是回歸後毋須向北京提交行會紀錄。特首權力更勝港督,決策理應更具效率才對,事實卻恰恰相反。

表面上,行政會議秉承英治行政局運作模式,職能並無改變,成員任免權全操在特首手中,由政策醞釀到最後決策,應可持續發揮一如英治時期的功能,對特首決策具有相當影響力。然而,回歸以來,行政會議的功能已經起了重大變化,○二年港府推行高官問責制,全體問責官員自動成為行政會議成員,直接向特首負責,政策由制訂至決策過程,已轉到問責官員手中,行會成員也由過往全程參與政策制訂,變成特首的施政顧問,往往到政策接近拍板階段才被諮詢,能否確保最終決策貼近社情民意不無疑問,近年港府管治亂象叢生,多項決策被指背離民情訴求,問責官員權力坐大,失去制衡,正是行會職能弱化衍生的惡果。

行會遭問責官員分權,立法會權力膨脹,掣肘港府施政,行會須吸納立法會多個建制派黨派成員,為政府施政保駕護航,行會職能由決策變成在議會箍票,問題是港府施政一旦仰人鼻息,才能取得議會的多數支持,所謂行政主導已告分崩離析,行政會議也淪為與建制派政黨的政治利益分配場。

事實上,行政會議近年就像港府管治亂象叢生的縮影,所謂集體負責與保密兩大紀律制約早已名存實亡,既有成員公開對政府決策唱反調,又有人為了政治利益,不惜洩密,大爆行會會議討論內情。行會是港府最高決策機構,紀律蕩然無存,試問又怎能作出最符合社會利益的決策?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今日的行會職能已與當年英治行政局決策模式漸行漸遠,影響港府決策功能每況愈下,根本問題不在應否檢討行會成員的利益申報制度,以及休假安排這些枝微末節的問題,而是如何讓行會回歸本位,吸納有能之士,重新發揮其應有的行政主導功能。問題是現屆政府上台不足一年,管治團隊拉雜成軍,能力有限,醜聞不斷,民望低沉,官官自危,令不少有志服務公職之士對「熱廚房」望而卻步,要改革行政會議,提振決策水平,真是談何容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