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灰白:罷工多面體

碼頭工潮未有好轉迹象,雖然參加者不算多,但雪球效應持續。資方自恃財雄勢大,勞方政治勢力日增,雙方籌碼愈堆愈高。

港人一般對罷工反應冷漠,工會的社會地位偏低。港英時代,工會被左右兩邊勢力操縱,一邊掛五星旗,一邊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港人不願意公開歸邊,港英政府也竭力防止工會過分活躍。其後台灣勢力衰退,工會活動仍分兩極發展,左派工會變成建制派,原來右派的工會地位由泛民人士逐步佔據;回歸前夕,港英政府為了製造矛盾,通過一系列法案增強工會勢力,容許集體談判和工業行動,「惡法」被臨立會推翻。

工業行動在香港不易推行,真正受到僱主嚴重壓迫剝削的例子畢竟不多。最嚴重一次罷工是六七年巴士司機罷工,那是文革展延到香港的政治活動。近年間中有零星工業行動,多是雷聲大雨點小,也缺乏社會支持,最令人注目的是航空公司職員罷工,空姐在機場靜坐,是最漂亮的工業行動。

碼頭工人罷工,原是典型勞資糾紛,資方處理不善,工潮被政客騎劫,演化成為可能甚具殺傷力的社會運動。仇富心理在社會上不斷加深,以前被推崇為成功典範的偶像,今天變成壟斷市場,製造貧富懸殊的罪魁禍首。政府不能輕視這次工潮背後的社會深層次矛盾和可能帶來的政治後果。

譚榮邦 前政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