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中國對TPP持觀望態度

  • 美國重返亞洲,後來又改為再平衡,核心都是要在亞洲保持影響力。外界較注意美國外交和軍事「重返」,實際上美國非常清楚,一切還是經濟競爭,尤其中國崛起的策略與前蘇聯不一樣,不與美國爭霸,更不與美國軍事對抗,只是埋頭發展經濟,所以即使美國調六成的軍艦到亞太也無處着力。

    於是,奧巴馬在第二個任期必然加大推行「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本來APEC也是美國主催,但至今變成禮儀場所,奧巴馬還缺席去年海參崴的聚會。鑑於中國和東盟自貿區的成功,加上中日韓三國自貿區談判也已啟動,美國生怕被邊緣化,便推TPP應對。只是TPP雖未至於難產,但一定不易產。

    TPP或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前景:一是美國持續維持其TPP戰略,並發揮強大的領導力,TPP保持高標準的進入門檻和基本理念規則不變,由觀念相近與利益共通的國家組成,打造真正的自由貿易區;二是更多國家加入TPP,但各方爭執不下導致規則變形或成員國執行不力,TPP就可能變成另一個WTO。

    中國未獲邀加入TPP,故輿論推斷美國想通過TPP遏制或孤立中國,惟《華盛頓郵報》發文指「TPP不是甚麼反中國貿易集團」,而是美國將通過參與制訂TPP的規則與中國的規則競爭。因此,也有北京學者理解,美國尋求的未必是強硬的「遏制」,而可能是和平的「均衡」。

    規則理念 未必接受

    北京目前對TPP持開放態度,故不排除未來加入。問題是,TPP不僅要求成員國逐步免除所有關稅,談判也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競爭政策、服務業、投資、環境、勞動、糾紛解決方法等二十四個領域,而美國前國務卿希拉妮曾把TPP同基本價值觀掛鈎,奧巴馬則表示TPP將超越普通貿易協議的範疇,中國未必接受得了。

    北京學者認為中國有兩種對策:一是通過積極參加其他貿易協議,以弱化TPP的作用;二是調整國內政經發展模式,積極融入TPP。然而,兩者均不現實。現今的中國不具備足夠的軟硬實力與美國競爭,所以會有更多亞太國家選擇向美國靠近,加入TPP,並通過TPP降低對中國經濟的依存度;同時,中國也不大可能大幅度調整國內體制與政策,以主動適應TPP。因此,現時中國只能觀望,並但願TPP不能成事。

    古呂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