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虹

    清新雋永:中生代困局

  • 筆者這三十多歲的一代,本應是朝氣蓬勃、昂首闊步帶領香港向前走的中堅一代,可惜環顧四周朋友,部分接近四十還未成家,只懂及時行樂,與父母同住;部分想轉換軌道,努力進取充實自己,培訓再培訓,證書學士碩士文憑兩三張,可是薪酬永遠停滯不前;部分結了婚生了孩子,盡力為兒女提供最好的成長環境,自己省吃儉用,勉強維持四口子的小家庭,已經筋疲力竭了。

    筆者要強調,目前三十多歲一代所面對的困難,並非因為他們比父母那一代懶怠,而是這一代的世界客觀環境驟變,發展前景一致看淡。

    過去多年來,特區政府奉行大市場、小政府管治理念,推動高地價政策,加上放任大企業壟斷市場,租金成本高企,土地資源錯配,令本來最具創業條件的中生代卻步。三十多歲世代的拓展空間受擠壓,人口老化問題又迫在眉睫,但香港議事堂的精英們對此全無知覺,只顧拉布。

    隨便找一個唸社會科學的本科生,都知道看人口發展及人均收入變化就可預視社會問題及長遠規劃需要。例如出生率下降,人均壽命延長,教育投入的資源就要調整,騰出更多土地及資源予老人設施;GDP不斷提高,而入息中位數只有輕微上升,就知道有更多夾心階層需要居屋。簡單不過的道理,議員們卻視而不見,香港的長遠發展怎麼辦?

    鄧咏駿 新青年論壇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