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達觀: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將啟程回國,這位中國作家獲獎引起的噪音也可暫時平息。文學歸文學,政治歸政治,讓才子多寫幾本好書吧。
諾貝爾文學獎本來只關乎文學,碰上得獎是個正經八百的中國人,問題便複雜了,甚至演變成鬧劇。這次莫言領獎之行,一些人將文學與政治混為一談,胡攪蠻纏,實在有辱斯文。
這些人對莫言的文學理念和寫作手法不甚了了,可以打賭讀莫言作品不超過十頁,唯一感興趣的就是他的政治取向,一再逼他就劉曉波事件表態。莫言因小說寫得好而獲獎,與政治何干?何須作過度解讀?
文學和政治一碼歸一碼,「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莫言在瑞典文學院的演辭,就是對這群「有心人」最具說服力的回應。
以《江南Style》紅遍全球的「鳥叔」Psy因獲邀到白宮為奧巴馬作「御前表演」,主動為曾演唱反美歌曲道歉。當年不滿美軍殘殺韓國女大學生和虐待伊拉克戰俘發聲,何錯之有?為賺老美的錢,自我「洗底」媚美,風骨何在?那些對莫言窮追猛打的民主道學家們為何個個裝啞巴?
雙重標準、黨同伐異、以偏見代替思維的「偽民主」,有時比獨裁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