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中共黨內行三權分立?
習近平南巡,一般都解讀為推動改革,但是改甚麼呢?溫家寶這幾年也天天叫改革,但沒有人知道他要改甚麼,包括北京最支持溫家寶的自由派學者也說不出他要改甚麼。到明年三月,溫家寶的總理位也要交出來了,也許他還有三個月說一說他的政治改革「遺願」。吸取這個教訓,如果習近平有意改革,包括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一定有一個藍圖,現在北京常常說的「頂層設計」。
政治改革推進緩慢
習近平早前與黨外人士座談,他講了五點,應該是明年經濟工作的綱,其中第四點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他提到要「搞好頂層設計,及時推出一些有針對性的改革措施,堅持整體漸進和局部突破相結合,大膽探索,務求實效」。「頂層設計」,自由派學者多用於政治體制改革,但習近平應是側重於經濟領域。當下,較尖銳的問題是國有企業的比重,到底應該「國退民進」還是「國進民退」?還有就是分配問題,包括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中心是使多數百姓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並且縮小貧富差距。
筆者相信,在國有企業比重方面,習近平未必以縮小國有增大民營為標準,而是以實效為標準。至於分配,則會站在弱勢團體一方。其實,難的還是政改。溫家寶大談政改,吳邦國提出「五不」,核心就是不搞多黨制,不培養掘共產黨墳墓的反對黨。筆者相信習近平傾向後者,其改革思路在於「要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這本來在十七大文件就確定了,但胡錦濤推進緩慢。
事實上,推動黨內民主也大有文章可做。第一,就是推行各級領導都以「票選」產生。第二,允許黨內有限度存在派系。事實上,中共當下就有派系,例如團派、太子黨、江派、國企派、軍系、諸侯等,但不能打正旗號活動,沒有合法合理合情的形式存在。如果派系存在有利民主,就是一個發展方向。當然,也要有紀律限制。第三,就是黨內三權分立。
北京學者曹思源解釋黨內三權,一為決策權,二為執行權,三為紀律檢查權。根據黨章,黨的各級代表大會行使決策權,黨的各級委員會行使執行權,黨的各級紀檢行使紀律檢查權。本來黨內三權各有歸屬,可惜並沒有落實。顯然,紀檢的問題是強化,而將決策權和執行權分開則有難度。不過,這也是一種「頂層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