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加強教育解中港矛盾

顧問老師: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

香港回歸十五年,中港兩地接觸頻仍,激起雙方矛盾,甚至引起中港罵戰。面對中港衝突,政府應有甚麼立場,究竟應以政策減少衝突,還是政府根本無能為力?

Q:為何港人會歧視新移民或內地遊客?

A:在歧視新移民方面,部分港人有個錯覺,認為新移民教育水平不高,亦非專業人士,來港只為搶香港資源,甚至搶港人飯碗,引起港人反感。在歧視內地旅客方面,主因是中港文化差異,部分內地人文化水平不高,生活習慣較隨意,甚至不守規距,例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進食和隨街便溺,使港人看不過眼。加上內地急促發展,部分港人自感高人一等的心態失效,港人調整不到心態,轉化為歧視。

Q: 政府如何解決中港矛盾?

A:面對中港矛盾,政府難以施行實質措施解決問題,唯一可做的是加強內地優才計劃,讓更多港人了解內地人才輩出,並非他們所想般低劣,及加強學校教育,讓學生多理解國情,及明白中港內地文化的差異,學習包容。

延伸思考

1.港人不滿政府的情緒持續,如何影響本港施政?

A:由於特首亦非由民意授權,致港人普遍不認同政府,加上近年民怨上升,港人只會更不信任政府,甚至盲目反對,在不了解事實的情況下,附和立法會部分議員的反對政策的行動,變成政府的政治危機。

2.香港回歸中國十五年,為何社會仍有反中聲音?

A: 部分港人本身對內地存有負面印象,即使內地對香港施行德政,也期望推翻,強調港人不希罕內地的經濟政策協助,獨立自主的心態太重。此外,近年中港矛盾事件頻頻發生,如蝗蟲論、內地授罵港人是狗,也加劇港人不滿內地,變相反中,甚至逢中必反。

3.部分香港市民對政府不滿,試從經濟及社會流動性分析。

A: 回歸前,社會流動性高,晉升機會較多,但現時香港發展只側重金融、地產及服務業,社會發展狹隘,部分港人感懷才不遇。加上育程度高不等如有份好工,現時大學生人數大增,卻未能擔保獲晉升職場管理層,甚至只得數千元薪金,加上面對通脹,港人便會將不滿遷怒於政府的無能。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