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發展與保育能否雙贏?

顧問老師: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

近日大埔龍尾人工沙灘項目惹來爭議,雖然政府環評報告顯示龍尾灘保育價值不及鄰近地區,但民間卻在該處發現二百多種生物,質疑環評報告,要求政府擱置項目。其實計劃已拖延多年,新界北仍未有合適的泳灘設施,人工沙灘勢在必行,政府昨日公布保育計劃,旨在平衡發展與保育,雙贏局面可否達致?

Q:興建人工沙灘計劃已久,為何近日才引起廣泛關注?

A:基建項目涉及大量規劃、諮詢及評估工作,因此需要長時間才能落實,而人工沙灘計劃,在數年前才通過環境諮詢委員會。當計劃落實,社會才注意該項目,且計劃涉及附近居民利益及保育問題,容易引起社會反響。

Q:政府興建龍尾人工沙灘,對市民生活質素有何影響?

A:現時新界北未有合適泳灘,倘市民欲前往泳灘需要跨區。在大埔興建人工泳灘,可方便附近市民戲水及郊遊,節省交通時間,更可鼓勵附近居民運動。另外,遊人增加,亦有助該區發展經濟。

Q:為何環評報告常有爭論?如何才能平衡保育與發展?

A:環評報告由環保署負責,而環保團體是壓力團體,對政府的報告抱有懷疑態度,所以環評報告自然受到質疑。為平衡保育與發展,政府應在大型基建上做好保育及環境評估,除可減少環保團體的不滿外,亦促進可持續發展。

延伸思考

1.政府昨日公布汀角海岸保育方案,可平息市民不滿?

A:昨日政府公布汀角海岸保育方案,計劃將部分泥灘的生物移往汀角,將工程對生物的影響減低。該方案臨時公布,顯示政府在環保團體的壓力下,調整政策減少環保團體的不滿。另外,該方案亦顯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得到社會肯定,政府亦希望在發展過程中,減少對自然的破壞。

2.環保署數年前調查後,發現龍尾部分時間水質極差,政府為何仍興建海灘?

A:○七年時,環保署發現龍尾潭只有八成時間適合游水,○九年時,更發現龍尾潭水質極差。政府仍堅持興建泳灘,是因為泳灘項目已被通過,新界北亦需要該設施,政府需要維持其政策的延續性,而水質的問題則可以透過其他水質計劃改善。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