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知健:醫院遊戲師病童良伴

【記者曾愷欣報道】患有重症的幼童,除要面對突如其來的惡疾,更要承受治療期間不安情緒,身心同受影響。有病童每次打化療針都發脾氣,又或一言不發拒絕治療。兒童癌症基金分別在公立醫院五間兒童癌症中心推「醫院遊戲師」,利用遊戲減低他們對住院治療的憂慮。

兒童癌症基金專業服務統籌呂思華稱,即使對成人來說,醫院是一處可怕的地方,更何況是兒童,要他們長期住院進行治療就更大壓力。她認為,遊戲是兒童的良伴,遂用遊戲方式可減其不安,避免累積負面情緒,繼而出現行為問題,甚至情緒病。她引述外國研究指,曾有醫院遊戲師支援的病童,術後康復時間比其他病童快,而且服用止痛藥劑量較低。

治療前主動介入

醫院遊戲師與遊戲治療師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趁病童接受治療前提供服務,作出介入治療;後者則是兒童出現行為、情緒問題才提供治療。「經驗所見,打針、食藥唔係小朋友最驚的事,反之,父母陪唔到佢哋、無得返屋企,覺得自己孤伶伶先係最擔心。」呂思華說,有需要時,會向醫護人員反映,作出相應配合。

至於輔導方式是因人而異,需按照病童的憂慮作針對性治療。對於要接受化療或做手術的幼童,醫院遊戲師除會跟他們講故事,並會與他們進行一次治療「預演」,利用布偶公仔向他們解釋治療程序,例如由他們「落手落腳」幫布偶插入導管及注射藥物,讓他們對治療有所認識,產生足夠的心理準備,可減輕其不安。現年九歲的Helen及七歲的Dick,年前分別不幸患上腦腫瘤及血癌,需入院治療。他們當初聽到這個消息時,皆「一頭霧水」,連他倆的母親在手術前都感到很徬徨,直至在兒科遇上醫院遊戲師,才將不安情緒一掃而空。

呂思華表示,病童及父母對治療存有疑問,但醫護人員往往從治療角度出發,「解釋都會一板一眼」,若不早介入,容易產生情緒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Dick(右)嘗試幫布偶插入導管及注射藥物,了解治療程序,左為呂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