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抗爭要有起止點

激進議員搞拉布,建制議員驚悶親,未拉布已流會。立法會的公信力相信又要跌幾個百分點。

議員抗爭,在議會大聲嘶吼,用肢體讓保安拉扯,可以被形容為暴力;如今不用暴力,卻鑽議事制度空子,激進議員溫和起來,慢條斯理提出千多項修訂,原來不獨會內同仁頂唔順,就是坊間選民也覺激進議員平時用點適度暴力反而比較理性。

暴力性抗爭,不過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吸引眼球;技術性抗爭,則利用制度漏洞引起關注。前者一次過,有啥訴求集中表達,後者拖長來做,訴求甚麼反而焦點模糊。刻板印象總以為前者激進,後者溫和,即是如果所有泛民都要抗爭,搞技術性抗爭的本屬溫和泛民之事,偏偏如今卻讓激進泛民撈埋;曲線說明所謂溫和泛民,根本不想再抗爭。

面對現實,搞抗爭也要有起止點。「五區公投」的目的是表達民意要一個更民主的政改方案,運動本身是鑽選舉制度漏洞,不只泛民,民間也預期將帶來政府堵塞措施。泛民由當初不問黨籍的替補機制,抗爭到現時的限制議員辭職半年內參選方案,若論成果,未必蝕底。況且,如今政改方案米已成炊,糾纏下去,立法會選舉隨時偷雞不着蝕把米。

政制不民主,議員以抗爭作手段、作形象也無可厚非,不過今次改路線,不用肢體而搞制度抗爭,未必懂得見好便收。

徐傑昌 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