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美國使館成政治避難所

駐外大使館乃代表其國家,也是領域的延續,處理其與在地國的關係。一般而言,大使館的主要業務是負責外交關係及經貿文化往來,但駐中國的美國使領館卻另有政治任務,舉凡對當前政治不滿、受政治迫害或生命受威脅的人,往往選擇進入美國使領館尋求庇護,美國使館成了政治避難所。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上任時,其華裔背景讓中國同胞與有榮焉,未料中國內部的問題挑戰其權責,必須處理最棘手的問題。

早前王立軍進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之後離開,至今動向未明,成為茶餘飯後談話的焦點。隨着事件的發展,疑團至今未消。近日,維權律師陳光誠在被軟禁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後,竟能逃離山東住家,進入北京美國大使館,這離奇的過程實超越電影情節,何況男主角還是盲人,更添懸疑。北京警備嚴密,陳光誠如何能達致這不可能的任務?雖說有人接應,但亦是挑戰困難度的極限。

日前,陳光誠在駱家輝陪同下離開美使館,前往醫院接受治療。陳光誠事件發生於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前夕,美國國務卿及國防部長都前往北京開會,引發中美之間的人權大戰,中國官方首度表態,痛批美方干涉中國內政,要求美方就此道歉。

《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發表社論稱,中美關係不應該受到陳光誠事件的影響,並批評「挾洋自重」是一些失意中國人對解決問題的思路,指「挾洋自重」的時代早已過去。

這些嚴厲批判不禁令人反思,為何在中國需要挾洋自重,以確保人身的安全?為何維權人士只不過提了對計劃生育手段的質疑就要被軟禁,耗費龐大警力看守,限制其行動自由,甚至連他居住的整個鄉鎮都閒人免進,外人難越雷池一步?在民主的國度中,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有遷徙的自由,美國自然會認為陳光誠沒有得到人權的保障。

政治改革 必由之路

陳光誠原本堅持留在國內,國際維權人士都關注事態的發展,但事件峰迴路轉,陳光誠覺得安全得不到保障,改口要離開中國,他的出爾反爾讓美國非常難堪,亦可見中國當局處理此事的強硬態度。

近年來,中國大陸社會矛盾加劇,經常發生萬人以上的群眾抗議事件,隨着社會多元化,各種矛盾加深,人民保障權益的觀念逐漸抬頭,北京不能再以高壓手段來處理社會矛盾事件,加快政治改革乃必由之路。

江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