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內地生存要冷血?

教院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莫家棟

廣東佛山兩歲半女童王悅被輾過,十八名路人視若無睹。內地人之冷血,令人嘩然。但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撞車、流血,每天在不同省市上演,當中有真有假,好心未必有好報,有人寧願明哲保身,見死不救,甚至將傷者輾斃。難道要在內地生存,就要冷血?

Q:古語有云︰「人之初,性本善。」但今天中國社會卻輕視人命,甚至將傷者置諸死地的事件比比皆是,道德淪亡的成因是甚麼?

A:市民的道德觀受政府的處事態度影響,認為可用金錢賠償了事。另外,內地社會以經濟增長為發展目標,鼓吹利益掛帥,令到市民視高資產、高收入為成功,忽略其他人文價值。

Q:網民大肆抨擊途人冷血,質疑拾荒婦人是想出名,而現實世界救人者卻極少,網民在網上世界和真實社會的表現為何存在誤差?

A:網民質疑救人動機,是出於犬儒心態。因內地先後揭發造假事件,令市民不信任傳媒。在網上,因無需表露身份,容易發表不負責任言論,但返回真實,市民則要面對社會阻力。

Q:內地網民及輿論要求將見死不救定罪,法例監管真的可以提升道德?

A:不可行。道德需長時間培養,立法監管見死不救,用刑法控制市民表現,只能收阻嚇作用。

延伸思考

1.有人說,內地騙局太多才會見死不救,政府應如何面對?

A:國家生部曾發布文件,呼籲市民見到老人跌倒,不要馬上扶起,要視乎當時情況。這些指示並無對準制度的不足,結果令到市民對路邊傷者產生戒心,害怕惹禍上身而不敢做好心。其實,救人是出於道德的自覺,不應計較後果,故中國政府應嚴厲追究敲詐善心者的騙徒。

2.香港不時募捐,但人們都會想是否值得幫,人心會否變得冷漠?

A:因資訊發達,傳媒揭露有不法分子假借募捐之名斂財,令到市民會質疑街上的募捐或行乞,擔心捐款會助長這些不良團體,這種防範之心會令港人顯得比較冷靜但理性。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