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政府等收工 基建受阻豈無因

港府就港珠澳大橋環評報告司法覆核上訴得直,延誤半年的大橋工程得以再度啟動。事實上,這是一場沒有贏家、只有輸家的訴訟,與訟雙方都無法獲得任何好處,徒令香港社會付出沉重代價。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承認,受環評報告司法覆核影響,大橋工程陷入停頓,當局必須改變建築方法追回進度,加上建築材料價格上升,預計整體開支增加六十五億元。此外,官司還間接影響大橋之外的近八十項基建工程,譬如沙中線工程便因而延誤八個月,必須「開快車」追回進度,造成巨大的時間及金錢損失。

除了工程的直接開支,今次訴訟對香港就業、長遠發展等造成的間接損失,更是難以估計。建築業工會不滿有人利用環保做抗爭工具,找建築業開刀,怒斥律師打贏官司有錢收,打輸也有錢收,但工人就沒工開。

人們可以看到,當港珠澳大橋內地段建得如火如荼時,香港段工程卻因官司而停頓,當鄰近地區積極推動基建時,香港的大型基建卻幾乎全面癱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香港陷入無日無之的爭拗,必然淪為區域競爭中的輸家。

事實上,提出司法覆核的朱婆婆亦感到後悔,自稱「矇查查」、「做傻婆」,目前最不安樂的是影響建築工人的飯碗。朱婆婆的言論,證實了外界對這場官司的看法:一名知識水平不高的綜援婆婆,絕不可能懂得利用環保標準及司法程序阻撓基建工程,背後明顯是由政客策劃,企圖達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而之所以利用綜援婆婆出面興訟,好處是可申請法援,不管官司勝敗,皆由納稅人承擔訟費,猶如一盤只賺不賠的生意。

樹欲靜而風不息,雖然朱婆婆知今是而昨非,但幕後黑手搞事之心不息,隨時可能利用其他渠道繼續阻撓工程。對此,港府可有任何辦法因應?港珠澳大橋工程經過多年商討、長期研究,尚且漏洞百出,遭到司法挑戰,誰敢保證其他大型基建不會蹈此覆轍?

說到底,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政客以司法手段阻撓基建固然令人反感,而港府顢頇無能更是難辭其咎。試想想,回歸之前,香港何曾發生這種事情?若非港府施政不得人心,淪為動輒得咎的弱勢政府,無良政客又怎會有機可乘?如果當局在推出大型基建前做足功課,有備無患,環評報告又何至於如此輕易被司法覆核推翻?

最令人擔心的是,現屆政府只剩不足一年任期,一心等收工,根本沒有撥亂反正的意識和能力。有人譏諷,港府官員表面上對基建工程受阻大為不滿,實則樂觀其成,因為這正好迎合他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不做事」的夕陽心態,時間一到,即拍拍屁股走人,哪管洪水滔天。

無能政府暮氣沉沉,無良政客渾水摸魚,香港在無日無之的爭拗中不斷沉淪,對此,市民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